【读《毛泽东传》有感】2020年5月25日,崇德「日究竟」【第179天】
近几日看上了《毛泽东传》,从未想过自己能静下心来,如此津津有味的看一本以前从不会去碰的一本书。原以为讲的是历史,讲的是中国的发展历程。却没想,前几章所勾勒出的毛主席这个鲜活的人物,其求学路上的艰辛,与父亲抵抗,与命运的负隅顽抗,其藐视传统、质疑社会、反对权威的勇气,其天真固执、特立独行的性格,坚持不懈的精神,严于律己、刻苦耐劳、意志坚定的品质,其为国捐躯的决心加上远大的理想以及为梦想做的一切努力,都深深影响了我,亦让我看到了自己。不觉为其敬佩,成为了我的榜样。亦感谢其无形间给了我动力,这也是我能读下去的原因。
毛泽东诞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户农家小院里,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父亲毛顺生脾气火爆,对孩子蛮横专制,以至于毛泽东与其父亲关系紧张。从少年时代开始,毛泽东就经常与父亲产生矛盾。(令我联想到了自己的童年)
因为父亲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人生模板,来塑造毛泽东的未来(深有感触,这也是当代很多家庭的通病)。他的愿望就是做一个乡下的土财主,然而毛泽东对此不屑一顾。父亲经常打他,当着别人的面羞辱他,耻笑他想读书的愿望,并想方设法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懒惰”、“无用”,从而自尊心受到伤害。
毛泽东八岁开始上学,多年以后他冷冷地说:“我八岁时就厌恶儒学。” 到他13岁离开学堂的时候,他已对经典中包含的思路和道德规范十分反感,因为这些古代道德哲学的秩序和礼仪教导人盲目服从,孩子们只能鹦鹉学舌地死背,一面按节奏晃动着身体,一面大声喊出晦涩而陈旧的格言,好像是东方念经的和尚。(我也讨厌约束人思想的事物)
那时的传统观念主张:即便父亲是个魔鬼,儿子也要遵从父亲。毛泽东藐视这种传统。就像我藐视孩子要遵从父母的一切,即使父母是错的也不能指责父母的传统观念。我多期待父母和孩子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毛泽东是个认死理的孩子,有着特立独行的思路,坚持己见,固执地不接受简单的事实,以及蔑视任何看问题同他不一样的人。我也与其类似,固执、天真的活在这个世界,看问题的角度、思想也总是比较奇特。
有时真的感觉读传记,就像是读自己一样,总是不免联想到自己,也正是有这种共鸣,感悟才更深刻。即使时代不同、背景不同、经历不同,但还是给了我深刻的共鸣。
或许,每个时代都有这样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尽管他父亲实施了暴君式的管教,最终也没能把泽东调教成一个普通的种田人。或许,我也能像他一样,不论外界环境如何,还是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感谢此书,感谢毛主席,给了我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