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地铁上刷文章,看到我很喜欢的小舒发了一篇“我就是心甘情愿当母鸡妈妈呀”,瞬间开心得要哭了。
一直以来我都被身边的各种信息影响,很艰难地坚持着自己的“母鸡式”养育,不夸张的说,几乎每天都会被或多或少的动摇,不断自我攻击着自己是不是太溺爱孩子,会不会对他的成长不利。如今看到信服的榜样也在默默坚持自己的“母鸡”方式,我更有自信啦。
我就是忍受不了孩子大哭时我不做回应,忍受不了孩子被忽视甚至无视,忍受不了有人不去仔细了解儿童成长而苛责他,更忍受不了将大人所谓的道理强加于他。
我喜欢将我那么多的爱展示给他,我喜欢让孩子填满我的生命,我喜欢我变成一双温暖的翅膀,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他温暖的保护和有力的支持。
我也好开心能做一只母鸡妈妈啊!
1
我一直坚信,孩子的需求一定要被满足,这是亲密关系的基础。尤其是对小宝宝来说哭是一种绝对的单纯需求,无关其他,在得到满足后自然会恢复平静。
所以从生下忱忱开始,我就很用心的回应他的哭,不安的,饥饿的,生气的,任何时候我都会积极回应。
况且忱忱是个高需求宝宝,这从一下生就开始了。他是下午快7点出生的,然后就在医院病房开启了哭嚎模式,哭满整整一夜,第二天上午估计太累了哭了几次不多。正常的新生儿都是呼呼大睡,像病房里的另一个小宝宝就一直在睡。他却是一直哭一会歇一会,而且声音洪亮很有力,我想他真的是很不安吧。直到我们出院回家他才睡了第一个长觉,也才约3小时。
这样的孩子对环境很敏感,哄睡是困难的,每次睡眠时间不长,只要快醒的时候一准哭。忱忱还不接受安抚奶嘴,只喜欢奶睡和抱睡,而且最神的是还不让你坐下。
刚几个月的时候,抱着眼看睡着了,我刚想找个地方靠一靠,保证真的没想坐啊,刚一停下或者腿一弯,他就咧嘴抗议了。
于是我常常抱着他转悠,抱着他看书看电视,甚至一边抱着一边吃饭,由他赖在我身上。这也导致我的休息很不好,基本没睡过整觉,睡眠差体力更差。
我曾经试过让他哭着哭着自己入睡,尝试那些睡眠法,可忱忱一般哭不了几声就开始咳嗽,很大声,小脸咳的通红,还会吐奶(如今上幼儿园也是,反应很激烈,哭到吐)。我总是看不下去又给抄回来抱着,然后看他慢慢恢复平静。还有几次是把自己哭精神了,又开始玩了。
2
忱忱长大了些,情绪和需求更多,反映出来就是哭的更多。拿不动水桶哭,玩具倒了哭,不给零食哭,弄乱他的物品哭,穿衣服哭,睡不着会哭,居然哭不出来了也会生气的哭叫,反倒摔倒什么的比较不太哭,又好气又好笑。
我就一遍遍安抚他,陪着他,让他在我身上哭的鼻涕眼泪乱七八糟。我会尽力去满足他的要求,在可控的合理的范围内,能满足的都满足,哪怕有一些看似无理也没问题。
他可以自由在地上爬和躺,滚的脏兮兮,他也可以自己去翻腾柜子安全物品,可以在瓷砖墙上乱写乱画(还是有指定区域),可以用手抓饭到现在三岁,可以拆玩具撕杂志,在我看来这都很正常。
可是貌似这么想的只有我一个人,每天都有人说我惯孩子,对我很有影响,特别当这些来自家人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还和老公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那天他好意来接我下班,我开始不知道他带了孩子,接到我已经晚上快10点了,我有点不满意但没表现出来。到家后玩了一会推着孩子去睡觉已经快11点了,我不想让孩子洗了因为知道他会哭闹,就刷刷牙洗洗脸算了,可老公坚决不同意我就更不满意了。结果忱忱一进洗手间就开始哭,给洗头的时候哭得歇斯底里,我冲进去想抱娃出来反被这厮推了出来。
老公很不客气的指责我“惯孩子”,当面大声质问我“你嘚瑟什么啊,就你会看孩子是吗?我们谁都不会吗?”孩子害怕得哭嚎更厉害要我抱,他还推我。
我的怒火熊熊爆发!战斗打响了!
那一刻,相处九年我头一次使用暴力了,基本上我能用的“武器招数”都上了,他不是爱人,也不是亲人,而是我的敌人!我恨不得把他撕个粉碎~~
其实理由特简单,你可以指责我,和我辩论争吵,但你不可以强迫,惊吓到我的孩子!(话说我也把娃吓得不轻,后来真是自责不已)
第二天微信大战的部分文字,斗鸡的霸气了解一下!(为了梳理逻辑还打了草稿,啧~)
也就是那天,我认清了我的“老母鸡”属性,我可以对娃和风细雨,也可以对“威胁”目眦尽裂。我当时就像赛场上的斗鸡一样,张开爪子,每根羽毛都竖起来,据理力争分毫不让,文斗武斗姐都不怕。
3
肯定很多家长不认同这些做法,认为孩子的适应性很强,不应该迁就哭闹,就该锻炼独立而且会适应得很好,我真的不否认啊~
但是我还是想有条件的情况下,让这个过程再温和点,再自然点,给孩子时间,让他们自然过渡。
如果说母爱是渐行渐远,我会慢慢地的放手,但我反对将孩子一下子推出去,总觉得于心不忍。
其实我对自己的教养方式并没有那么自信,我也不是专家,即使我看多很多育儿书自学了很多知识,我依然无法自信地说出我的方式更科学,我的孩子也没有表现出哪里更优秀。
但我相信好的亲子关系可以看得见,就像我们一样,彼此自在,亲密,信任,欢乐。
当然一定也有很多家长和我一样,一涉及到孩子就想得巨多,会事无巨细的关心,随时随地的呵护,我真的觉得很好啊。溺爱并不是产生熊孩子的原因,没有原则的满足,过度的压制和改造才会。
我是这样理解的,宠爱并不代表没有原则。我从不哄骗孩子,即使不好的事情我也会如实坦白相告,不会遮掩什么疼啊,苦啊的,就阐述事实;关于健康,安全的事宜我也不妥协,比如刷牙洗手,他也很少挑战这些内容;我不为取悦孩子而纵容,他也没有为了讨好我而伪装。
~ 正视自己内心喜欢的,放弃自己不能忍受的,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努力去做。
我恨不得告诉所有身边的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我就是喜欢做一个老母鸡派妈妈。如果妈妈该做的是护航者,我的护航舰也一定是母鸡型的。
孩子有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愿就这么叽叽咕咕的一路追随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