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生活状态。有少部分人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做情绪的主人,而大多数人总会被当下的情绪蒙蔽双眼,忘了原本的目的。
今天是圣诞节,小明买了一盒巧克力准备送给喜欢的人,在公园的长椅等女神出现的时候,一个陌生人一屁股坐在了那盒巧克力上,这时候小明满怀愤怒,觉得这个人简直不可理喻,正要冲那个人发火。但在这个时候,小明一抬头,看见那人双眼无神,手持着盲人棍,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他突然忘记了愤怒,转而变为对这个盲人的同情,还询问他需不需要帮助。
为什么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巧克力被坐坏了),小明的态度会有那么大的转变(由愤怒变为同情)?你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结果,盲人因为看不见而犯错,是值得被原谅的。更为确切地说,因为他是一个盲人,你对他的看法改变了,所以对之产生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是谁让你不开心?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的情绪总能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不容易被激怒,也不容易失控。
心理学上有一个情绪ABC理论:
A: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
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
通常人们会认为,是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A只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C的更直接的原因。
回到刚刚那个故事,运用ABC理论,可以更直观地看到小明的情绪变化。
情景一:
A:巧克力被坐坏了
B:这个人简直不可理喻
C:我很生气
情景二:
A:巧克力被坐坏了
B:这是个盲人的无心之过
C:我不生气,反而同情
很多人,总是穷尽一生想通过改变A来改变C,殊不知真正的需要改变的是B。
从学习这个理论开始,我的人生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不再常常焦虑抓狂、自怨自艾。我的脑袋里好像安装了情绪控制程序,当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去改变那件事,而是改变自身的看法。这样,当事情无法改变的时候,我的情绪也不会失控。
拿写作这件事来举例。我答应了自己每周都要写至少两篇文章!过去的我,越是写不出来,就越要逼迫自己,于是焦虑高暴增,即使勉强写出文章,也找不到那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反而可能因为文章的粗制滥造而对自己感到失望。为了写作而写作,想通过写出文章A,来缓解焦虑C。当我学习了ABC理论之后,我开始反问自己对写文章的看法,写文章,究其本因,是为了自身的成长。“是不是只有写出文章才能让我成长呢?当然不是!”既然写不出文章,那就把注意力放在其他有助于成长的事情上。
失眠这件事情,大家都有过。夜深人静,辗转反侧,越是睡不着就越是要躺在床上说服自己,用尽各种办法,却越是烦躁。你以为烦躁是因为睡不着A?不是的,让你烦躁的原因是你认为今晚的失眠会对明天的精神状态造成不好影响B。如果你觉得失眠只不过是身体睡够了,并不会对明天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那你就不会感到烦躁,反而能利用这段时间读读书、打打坐。
是谁让你不开心?是你不听话的孩子,不及时回复短信的男朋友,路过没跟你打招呼的领导?
还是,你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