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落平溪水见沙,绿阴两岸市人家。
晚风来去吹香远,蔌蔌冬青几树花。”
清新。安宁。恬淡。
南宋诗人洪咨夔在夏至这天经过东市,轻轻吟诵了数行诗句,东市人家的生活就成了千年间无数人羡慕的风景。
夏至,正是绿荫最繁盛的时期。
热量足,雨水密,大地上的各种生命趁着好时机铆足了劲儿生长,尽情释放自己的能量。
同时,也竭力积攒储备能量,迎接未来必然遇到的考验。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夏至日,固然是白日最长的一天,然而,从今日起,白日就开始一日短似一日,黑夜则一日长似一日了。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夏至,一阴生。阴气升起,慢慢地逐渐扩大它的疆域。
夏至日。一切都还是生意满满。
但是,有什么变化已经开始发生。
万物从大地上、从空气中获得的支持开始变少,依时而动,顺势而为,未雨绸缪,早做打算,才能在环境变化很大时勉力支持,渡过难关。
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万物这样生存于世。
人也要用有这样的思维。
虽然也是万物之一种,但是因为离开自然离开泥土太久,所以人在感知节气变化方面远弱于仍然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其他物种伙伴。不过,人的身体与其他伙伴一样,也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在人不曾察觉时,会悄悄地发生变化。所以人要依时养护自己的身体和情智。夏至阳气盛在外,而阴气居于中,人在选择食物时,宜清补,勿过咸、过甜,宜多吃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情智上宜安静,忌躁动,注意养心。
在身体养护上,人要依时而做;同时,也还得有未雨绸缪的思维。在平日的生活里,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在小处注意到,在平时尽量做到,让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以便有余力应对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从前听姥姥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姥姥还对比着讲了“三光”媳妇和“三慌”媳妇的形象。在过去,勤快媳妇早早起,头发梳溜光,发髻挽好;脸洗干净,描画好;衣服穿板正,不褶不皱。等公婆起身,看见媳妇利索地请安,心里高兴着呢。懒婆娘贪睡起得晚,慌慌张张梳头洗脸穿衣服,大清早就是个邋遢相,公婆直叹气。姥姥这话讲过四十年了,可能是她年轻时听她的长辈讲给她的。老礼俗虽然依时而变,但是早起、勤劳的道理还是该讲的。早起,勤快,就赢得了准备的时间,也多了做事的时间。有早起和勤劳打底,做事情就流畅了一点,克服困难也相对容易一些。
要顺着趋势来做,也要早点打算,是夏至日教给我们的思维,很好理解,却不一定好践行。因为人既有惰性,又有习气,要努力突破它们的包围,才可以开始。
不管怎样,已经想到了,还是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