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风景万千,我们总是沉醉于其中,当风景离我们远去,映像也会越来越模糊,我们用文字和照片记录一切,让记忆成为永恒,而有一个地方,比任何风景都美,胜过鸟语花香,胜过万紫千红,那个地方就是:孩子的心灵。
这段时间,每天早晨都会回忆过去一天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昨天早晨的记录不小心被删掉,很是舍不得,接着就开始忙了,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一天美好的生活。此刻,想起那些发生时,依然会会心一笑,想着孩子们灿烂的笑容,成长的点滴,唯有记录才能留住这一切。
先说说麦子吧,刚开始对小朋友都比较陌生,宁愿自己在一边玩,也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后来发现有伙伴在一起比一个人好玩,和小朋友玩得好开心,还用玩具交换友谊,睡午觉的时候,麦子会故意提高嗓门,试探我会怎样做,再决定她下次怎样做,由于这里没有权威的压制,但有规则,所有的规则谁(包括老师)都必须遵守,违反规则,就要到对面的教室去玩,但依然要安静地玩,有好几个孩子陪着麦子玩,麦子觉得也挺好玩的,于是没怎么睡午觉,之后的一天,孩子们玩着玩着,觉得也没什么可玩的,都选择了去床上睡觉,麦子觉得无聊,自己也要求去床上了。晨圈活动和故事会活动,麦子不愿意参与进来,在一旁选择了自己喜欢看的绘本,但我发现,麦子根本没有专心在看她的绘本,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我们这里,慢慢被吸引过来。吃饭的时候,麦子不喜欢吃菜,但我提到绘本《汉堡男孩》里面的维尼,麦子会鼓足勇气吃一点菜,有一天,吃了一次薯条,麦子问:"我会不会变成薯条呀?"每次吃饭麦子会纠结到底要不要吃菜这个问题,不过最后都吃了,虽然吃得不多,但是比起之前,已经不错了。在演讲活动和比赛活动时,麦子都特别积极,主动要求参加,比赛时,麦子输了会生气,不过当她发现别的小朋友对比赛结果也没那么在乎,慢慢地也觉得没什么了,尽情体验着比赛的乐趣,这样欢乐的氛围也感染到了我,我似乎也变回了孩子。
再说说钊钊,记得钊钊第一天来很腼腆,整天基本上没有和小朋友说话,当我和他交流时,他也不太愿意,当他慢慢熟悉了,发现在这里有了安全感时,他开始和小朋友相处,虽然说话还不太清楚,但小朋友愿意和钊钊一起,我观察到钊钊会把书柜上的绘本故意扔到地上,他发现这个动作引起了我的关注,便继续扔绘本,我不允许时,他扔得更多了,于是我试着用移情的方式,我告诉他绘本这样会疼会伤心的,钊钊渐渐地扔书的次数越来越少,之后也不再扔书了,而且当他看到地上有书,还会捡起来归位。钊钊特别喜欢听绘本故事,我提的问题他回答不上来时,会学着小朋友的答案回答。在操作教具时,钊钊还会模仿我的语言展示他的教具。看起来像模像样的呢。
还有桐桐,虽然在班上是最小的孩子,但是也能够自己吃饭,妈妈在隔壁上班,开始两天,总想着要跑过去找妈妈,不过后来和我们玩起来后,也忘记了,就算想起来,但她知道不能出去时,也没有再去。这个阶段的桐桐,大量活动都需要用身体发展,和探索,所以在故事会时,桐桐最多只能坐到3分钟,所以,超轻黏土和蒙氏教具这类的动手操作的活动是她最喜欢的。她会专注很久,一个小时都不成问题。很喜欢看到桐桐专注的样子。
还有伊伊,是班上的故事迷,总是拉着我给她讲绘本故事,午睡最期待的也是故事,每次绘本故事活动都抢先入坐,生怕错过。所以,有时候看着伊伊没有睡时,我会用故事交换她的午睡。吃饭的时候,伊伊每次都把自己打的饭菜吃得光光的,好多时候都还会添一次,看起来伊伊的胃口很好,而且我观察到,伊伊的餐盘里几乎不剩一粒饭粒,这一点我都要像伊伊学习呢。我们举行的两次演讲活动,伊伊参与了第二次,第一次伊伊特别不好意思,没有上台,只当了观众,第二次伊伊上台了,虽然在台上还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我看到了伊伊的勇气。在公众面前讲话,连我们成人都会紧张,更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不断给予孩子上台的机会,通过多次体验,相信伊伊会越来越棒的。
还有诗芮,刚来的时候,火气特别大,好像心里埋了一颗导弹,稍有不顺心的事,诗芮的"导弹"就会爆炸,不过在听完绘本《我的大吼大叫的一天》后,诗芮变得有些不一样了,生气的次数有所减少,遇到不顺心的事很少大吼大叫,而是在一旁哭,我倾听了诗芮的叙述后,明白了事情的起因,给予她一些安慰和解决办法,待诗芮情绪好转后,她才会加入到活动中,渐渐地,我发现诗芮又有了一些好转,生气的次数越来越少,更多的是用语音表达出来。在活动中,诗芮总是有独特的想法,这让我想起了绘本《不一样的小豆豆》,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特,有了不一样的成就,每个人都可以不一样,都可以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不是吗?
还有凌凌,我观察到,只有在游戏里,因为是角色需要,凌凌才敢于反抗,表达自己心里不愿意的想法,释放自己的活跃,如果小朋友要玩她手里的玩具或要看她手里的绘本,只要我们让她给别的小朋友,她一定会让,于是我们引导她不愿意分享的可以说不同意,当她发现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物品时,开始愿意表达自己心里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我看见了真实的凌凌。凌凌更喜欢叫我的名字,这样感觉也更亲切。星期四下午的时候,凌凌生病了,有些发烧,贴好退烧贴后,凌凌躺到了沙发上,得到了"特殊照顾",有小朋友给她讲绘本故事,有小朋友给她递水果,还有小朋友帮她把教具归位,小朋友离开后,我来接班了,这是我们的对话,每次想起我都会偷乐
凌凌(扯高嗓门):悦悦
我 (我正在厨房吃饭):干嘛?
凌凌:我的苹果吃完了
我:你要苹果还是桃子?
凌凌:桃子
凌凌:悦悦
我:来了,给,桃子。凌凌,你之前都会把教具归位,刚刚你怎么不归位教具呢?
凌凌:因为我生病了。
这就是孩子,真实的总是那样美好!那么多的欢乐,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希望凌凌快点好起来,健健康康的。
还有像小棉袄一样的小雅,总是很贴心,会喂妹妹喝水,给妹妹讲故事,会帮助老师搬地毯,抬床,因为小雅有一位贴心的哥哥,哥哥偶尔会来喂小雅吃饭,小雅用哥哥对待她的方式对待班上比她小的妹妹,这样的画面看起来特别暖心。听故事时,小雅中途会离开,但比之前的绘本课上要专注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所增加,有时候提到的绘本故事的问题,小雅能够回答出来,小雅最喜欢的也是动手的活动,比如手工活动,烘焙活动,还有打扫卫生,这些活动,小雅总是能持续很久。
最后说一下羽羽和心凌,羽羽来馆里有三天的时间,虽然没有入园的经验,但也没有和妈妈还有阿姨分离的焦虑,除了不愿意午睡,其它时间和小朋友都相处得特别好,每个活动都积极参与,看到开心的羽羽,我们心里也跟着开心。心凌是羽羽的姐姐,特别照顾羽羽,羽羽自从有姐姐陪,每次要上厕所都会叫上姐姐一起。心凌有入园的经验,所以很快就适应了馆里的生活作息,因为才来一天,对小朋友都比较陌生,不太愿意和小朋友交流,只愿意和妹妹羽羽玩,相信接下来和小朋友熟悉以后,心凌会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的。
感恩和每个孩子的相遇,感恩家长们的配合,理解!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点滴,都不想错过,每一个回忆,都不愿被淡化,感恩文字和图片可以记录!感恩这美好的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