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去,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
即便是现在,我依然向往着,悠悠荡荡的行走,在陌生的美好的境地里。生活里还是有太多憋闷的东西需要释放。浓烈的爱或清浅的恨,需要新鲜的环境,漫无目的的行走来稀释,来催变。难以忘怀的人和事,需要更多的新鲜体味去覆盖,无法梳理的纠结,需要时间裹夹着陌生的微风,拂去其温度和色彩……
走出去,离开,仿佛是解开生活那把锁的唯一钥匙。
于是,有了很多次或远或近的旅行。
让我由衷欢喜的是,所有的旅行没有那么多的规划安排,都是随性所至。说走就走的率性和洒脱,牵引着没有安排计划背后一切未知的新奇和凌乱。奔向某个地方的路上,随意的一句话,彻底改变行程,这样的旅行让我的灵魂都欢喜的要跳跃起来。
远近不一的行走,不自觉的稀释了我灵魂深处沉重的那部分,慢慢的安静下来,从心底浮起淡淡的安然,知足,感恩,都在我的意料之外,好像一低头,无意中就走进了仙境一般。慢慢的,对浮躁的网络变得厌倦,对过分喧嚣的现代科技变的漠然,我承认,我还是在依赖,但掩盖不了它们深深地厌倦,对人的交际变的迟钝,对心理的揣摩变的僵硬无知,对过去的一切觉得遥远和事不关己。
偶尔念及曾经耿耿于怀的事与人,竟然再无殷切。记忆里有她,她,她以及有关的种种。。。。。竟然淡的连影子都快没有了。又何谈其他。
对网络的厌倦,应该表现在只一个IPAD用来浏览新闻,逛淘宝,偶尔看看电影,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欲望与热情。微博更新的随心所欲。笔记本被搁置,手机只用来下棋。
恩,我想我还是最喜欢那种行走的感觉,但是又极不爱旅游景点里穿梭人群中。
我极力甚至有些急切的专注我的所见所感,没有拍照,没有过分透彻的了解,只是安静的看,或者快速的融入,绿树覆盖的山,笔直的高速公路,变幻的光影,或风或雨的疾驶,收音机里的音乐,甚至于每一个路牌标志,每一个加油站的停顿,每一个邂逅的人的擦肩而过,行走的生活单纯极了。
恩,这单纯,没有欲望夹杂。
我什么也不想要。
吃的不贪婪,穿的无所谓,爱的抬眼就看见,身体不空虚。
还需要什么呢?什么也不需要。
有时候,网络和人群是让人心烦意燥的。
一进网络,到处可见世间不平,到处可见忧国忧民,到处让人觉得燥气升腾……名利的追逐,所谓成功的畸形光环,公知的愤慨开导,P民的牢骚满腹,也许真实,也许虚伪,各种交杂,让人觉得空气污浊,未来雾霾深重。
一入人群,便会不自觉地萌生各种违拗本性的媚俗之态,神情与身体都要拼装地僵硬起来,各种状态只是一种讨好,一种逢迎,一种姿态,一种沉落。我们真的很需要这种虚浮的融入么?人,就像是一个口袋,在装满欲望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发沉,沉向生活的最低。
所以,在音乐相伴的路上,在陌生的街头四处张望后,在深夜的饭馆一口饮尽的尽兴,在一天的奔跑之后脱下脚上的鞋后,越来越觉得很多的东西都可以丢弃,很多欲望都只是可笑的贪婪,无谓的追求。
在陌生的城市中心,仰头接住坠落的雨点,清凉冷冽的风穿身而过,身边的人群来来往往,那样的时刻,内心竟然充满希望。
路边的水果店,买几个新鲜的水果,大排档买几串新鲜的烫菜,生活就已全然温饱。所有的山珍海味,都不及此来的妥帖,不管是何种选择,也不过果腹的效用,讲究与苛求既是享受,也是负担。
偶尔的旅行,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该冲走的都冲走了,不该冲走的也冲散了,冲淡了。
所以我知道,走不出的心结,迈不过去的门槛,忘不掉的人,无法摆脱的现实,只要你离开原有的环境,花足够多的时间,让陌生的阳光晒晒,陌生的风儿吹吹,陌生的雨水泡泡,就都好了,该淡的就淡了,该散的就散了,该忘的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