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理论:月收入1000元并不可怕,可怕在于许多人没有社会基础保障!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难受的话题。有段时间,人们都在议论6亿人月收入1000元……其实6亿人还包括了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个数据是,9.62亿人月收入只有2000元……这个基数就非常大,也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整体收入偏低,两极分化严重。还有一个数据就是,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约有7000万到1.8亿之间。为什么这个“区域”如此之大?我想,有一部分人的收入是不稳定的,或者在某个时间段有较为稳定的收入,抑或从事个体,收入测定难以准确进行。
总之,中国是穷的。未来的中国,还是以提升居民收入、改善民生为主。在我看来,一个人的月入从2000元增加到3000元,可能相对容易一点;但是从3000元增加到5000元,就相对困难。当然啦,如果基数低,上涨的空间的弹力还是非常大。中国人的未来收入会不会大幅度提升,我想,应该不是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一个家庭月平均收入只有一千元(三口之家,一人赚钱,每月3000),这样的家庭,无论如何,其生活质量都会很差。减去基础生活费和医疗,孩子的教育等方面的支出,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这样的一个家庭得不到外界的支援,如退休老人的支援,就会非常困难。在我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案例:
一个四二一家庭,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孩子上学,两个人的父母都有退休金,然后每个月都会给夫妻一定的补贴……夫妻收入哪怕不高,这样的家庭也会过得不错。前提是,夫妻二人的父母亲有养老保障(退休金+医疗)。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加之小两口收入不高,孩子还要上学,更要肩负老人的养老和医疗,同样是苦不堪言。
我记得一个二线城市的普通白领,月收入8000元。为了留在城市,他贷款购买房子,每月还贷3300元。减去贷款,他每月还剩下4700元,完全可以满足他一个人的生活需求。但是,这个白领的父母都在农村,没有养老,虽然还在务农,但是收入十分有限,勉强自给自足。为了让父母的生活质量好一点,这个白领每月给父母邮寄1000元。换言之,他还剩下3700元自己使用。
一个年轻人,有自己的社交空间,社交消费也有一定的消费占比;加之衣食住行,也几乎所剩无几。用他的话说:“到了月底,我也是两手空空……”后来,这个人的父亲得重病,住院治疗几个月,花掉许多钱。虽然农合报销一部分,但是自费部分仍旧不少,家中没有多少积蓄,东借西凑,才勉强解决问题。但是这样以来,又欠下了十几万的外债。这该怎么办?必须要还。父母没有偿还的能力,还钱压力只能他自己一个人承担。
这个白领算是非常勤奋,下班之后做家教,每个月还能赚2000元钱用于偿还债务……但是他也三十岁了,还要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每天苦于奔命,哪有时间解决这些问题?
……
这个故事是很常见的。穷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基础保障。也有一些人,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其父母有养老金和医疗,不但能自己解决问题,还能给他一部分支援,最后算下来,这样还不错。他不需要为父母养老和医疗的问题犯愁,没有后顾之忧……
那些一场病回到解放前的家庭,才是真正悲惨。医疗没有,养老没有,如何保障自己的生存权呢?如果能帮助穷人解决养老和医疗问题,哪怕收入低一点,也能熬过去。
这个社会,没有基础保障的人还有很多。没有养老,意味着养老会出严重的问题;没有医保,意味着看病、治病花钱多,或者自费比例高……这两项,都会对一个低收入家庭致命打击。
什么是全民医疗和全民养老呢?其实这两个概念并非新鲜概念,许多年前就有。
全民医疗也叫全民医保,一是人人享有基本的医疗保障,第二是我们要有一些公共卫生服务,最好能够少生病,不生病,这是最好的,那么这个里头说的,人人享有的全民医保,就是指政府必须建立或举办让城乡所有公民都能参加的医疗保险,使所有的人患病之后都能从政府举办的医疗保险制度那里得到帮助。以前有这样一个数据:我国有13亿人中,只有2亿城镇居民有医疗保险,加上1.7亿农村地区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总共只有3.7亿人口能享受医疗保险,尚有近10亿人口无医疗保障(这个数据已经落后了,但是仍旧有许多低收入者没有医疗保险,尤其是农村)。
换言之,我们目前还没有解决全民医保的问题,甚至连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全民养老是这几年提到的一个概念。有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社会压力的剧增、人口惯性作用,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迈入中年,“421”家庭人员结构使养老形势尤为严峻。中青年人群生育率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压力却依然沉重,导致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约占总人口的16.1%。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未来沉重的养老压力和不够健全的养老机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阻碍。”老年人越来越多,处于工作状态的人要承担起社会养老责任。换言之,养老需要全民总动员才能解决。在这些60岁以上的老人中,仍旧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没有养老金,这部分人的养老该如何解决?
如今,全民养老的方案有很多,如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等,但是这些“概念”都需要大量的资本来运作。而目前社会存在的养老问题也非常多,如:“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认为父母进养老机构是“不孝”;中国老年人重子女轻自我、重积累轻消费,排斥进养老企业;养老企业出于医护资源短缺或规避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排斥有疾病的老人,想方设法拉拢健康老人;养老企业追求高端建设,舍本逐末,价格高昂,消费者难以承担……
只有社会解决了医疗和养老等基础问题(住房、教育还是次要),穷人才能有安全感(即使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仍旧是低收入者占据多数,这样的状况是难以改变的)。
--------------------- -----------------
此文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