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打败了柯洁,有人说打败李世石是侥幸,但没有人说它以3:0打败柯洁是碰巧。赛后,好胜的柯洁哭了:“他太完美了,我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AlphaGo在档案上记录这一天为“柯洁点”,也有人解读说预见了人族衰落的开始以及未来两个族群在智力上的天壤之别。于是,AlphaGo这场胜仗成了ArtificialIntelligence最好的履历。人工智能时代从此到来并开始不可逆地改变世界。
世界级失业浪潮
“未来的你们,都失业了怎么办?”这是李开复在《奇葩大会》上的开场白。因为,“未来十年中,人类将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工作类型被人工智能取代”。没错,越是简单重复且程序化的越早被取代。比如电话银行业务,早以由人工换成了聊天机器人。
最近,Facebook进行了一项AI与AI的谈判争夺实验:通过对话分析判断对方的想法如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开始人机对话以积累经验建立训练,几轮下来,AI已经学会了妥协和假装不在意以最大化谈判结果。AI与人类相比,不会放弃和任性,甚至在训练过程中组成了新的句子和语法。嗯,AI已经学会了随机应变和投机取巧。
之前一篇报告提到AI将在许多活动中表现超过人类并在不久的将来,例如翻译语言(到2024年),撰写高中程度的文章(到2026年),驾驶卡车(到2027年),零售业工作(到2031年),写畅销书(到2049年),以及外科医生的工作(到2053年)。
无独有偶,最近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电话推销员99.0%,打字员98.5%,会计97.6%,保险业务员97.0%,银行职员96.8%,接线员96.5%,前台95.6%,客服91.0%。
AI工作化
反过来,AI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重新定义工作。在人工智能到来时,大部分人都开始有了危机感,AI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工作AI化。其实反之亦然:工作AI化,AI工作化。技术宅们是不是早已看透一切,毕竟过去一年他们中好多靠AI发了个家致了个富。AI的普及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是AI重新定义工作的过程。据调查显示,AI正在创造新的工作,比如,机器人训练师、自动驾驶研发人员、UI设计师(UI,Userinterface,用户交互界面)等等——门槛有点高。鉴于此,我们越来越需要学会模块化处理当前工作,面对明显重复机械的工作,学会求助技术从而解放自己。
庆幸的是,有一种东西将是AI无法取代的,那就是情感。小时候看神话电视,大部分神仙无所不能却对人类的世界理解无能——他们缺少情感。现在的AI就如同神仙,赢了柯洁,却没有感受到围棋对于柯洁的那种快乐。机械的快已经甩出人类几百条街,可是运动项目的任何突破纪录仍旧让人热血沸腾,因为机械永远无法体会“更好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那将来,打得一手好感情牌是不是会有不错的出路?
得到专栏吴军老师在昨天的直播中提到一个观点:当有人成功发明了汽车,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开它;而不是不服和赌气开始和汽车的赛跑,并致力于用双脚跑过汽车。AI也是如此。AI到来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习驾驭它并为己所用,而不是与它以肉身相搏,毕竟资本家看的还是效率和成本。
或许我们还可以畅想,未来人类的大部分时间被AI解放出来,我们将有大把时间去思考去创作,到那时会不会有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文艺复兴”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