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只小猴子,肚子被树枝划伤,流了不少血,它见到一只猴子就扒开伤口说,你看我的伤口,每个猴子都安慰同情它,告诉它怎么治疗,它就继续走啊走继续给朋友们看伤口。后来它因为感染死了。一个老猴子说 如果它一开始就包好肚子的伤,不给别人看伤口,伤口就会慢慢愈合,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了。”看到这里,你或许会说,真是愚蠢,为了博得那一点点同情心,丢掉了性命。于是,这个小猴子的故事便成为了反面教材,警诫大家不要因小失大。然而在它的背后却还有另一个故事:“不管它有没有扒开伤口。它都会死。它也没有向任何人博取同情。它只是想告诉他们。我是怎样走过来的。这条路你们不要走。很危险也很痛苦。可是。大家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这只猴子在骗取大家的同情心。小猴子死了之后。大家为了掩饰自身丑陋的内心。就把小猴子的故事以讹传讹的传了下来。”那么,如若它有人爱,它还会受伤吗?它还会忍痛扒开伤口吗?你想过为什么它会忍痛流血,忍着会死的可能给别人看伤口?老猴子也选择了旁观,它也经历过这种事情,只不过它清楚的知道,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罢了。假如小猴子真的有人关心,它会死吗?假如小猴子的伤是致命的,那么,它又如何去搏得同情呢?所以,从一开始的伤势较轻,到后来的致死之伤,也只是小猴子自己而为,它是孤独的,它也想得到关心,这个过程却是痛苦的,它唯有如此才可能得到温暖的问候、体贴的照顾。但是,令它绝望的是,纵使如此,也不会有猴子去关心它,它看到了冷漠,但是它不甘心,忍着伤势慢慢加重的痛苦,向着它所渴望的“温暖”走去。到最后,没有一个同情它,都只是在看热闹,甚至在小猴子精疲力竭的倒下并强撑着想要起来继续时,他们还是觉得小猴子在演戏,来骗取大家的同情,他们不会让他“得逞”的。小猴子看到了这一幕,眼里的那一份希冀的光泽也随之消散了。小猴子没有如愿以偿,甚至在死后,在其它猴子诚惶诚恐的想要推卸责任的态度下,出现了另一个故事,谁也不想承担或承认,在共同的“默契”下,小猴子成为了一个反面教材……
同情?警告?关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