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是近两年来逐渐被人们接受的产物,以前互联网以免费的模式为主,通过免费吸引用户使用,形成流量,然后在网站上打广告或卖会员获得收益,当我们处于这种模式下时,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时间长了,反而会被教育成:认为什么东西都应该是免费的,如果你收费,那一定是你想钱想疯了。
即便我说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这种接受程度也是很有限的,从得到专栏的订阅量就可以看出来,排在榜首的李笑来的订阅用户仅仅只有16万,虽然我认为个专栏至少值100倍票价,但这个数量相对于中国十几亿人口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说明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被改变。
人们并不是没有付费意识,我们会很自然的为一餐饭、一本书、一件衣服、一部手机、一套房子付费,本质上,我们认为这些有形的物品是商品,而其他无形的就不是商品了,这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想法,难道无形的产品是魔术变出来的吗?它们其实也是通过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刚参加工作时,就有培训机构给我打电话,推荐我去上课,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已经找到工作了,不需要再培训了,我可以通过项目和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技能,现在看来,当时的认知是非常初浅的,并不会衡量投资成本和利用免费资源学习的成本,给自己带来的边际收益。说白了,我们认为看得到的东西、钱更重要,而忽视了看不到的——时间和效率。
如果你知道“公地悲剧”的含义,你应该会把免费的资源对应到其中的“公地”:也就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资源。比方说一个牧场,每个人都可以上去放牧,大家都在争抢草皮资源,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哪里有草就把牛羊往哪里赶,甚至草都还没有长起来,就又被吃光了 ,这样几轮下去,土地抛荒,牛羊也会饿死,这就叫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带来的后果是公地的经济价值荡然无存,这和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有异曲同工之处,经济价值荡然无存,可以理解为收益和成本相等,那互联网上的免费资源的收益和成本在哪里呢?我认为其中的收益是你可以获得一些内容,而成本也是显而易见的:是你的时间,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和甄别好的资源,同时又由于你想获得“收益的最大化”,你不会停止寻找更多的资源,并把它们永久的存储在你的硬盘中,好像只要把它们保存下来,这些知识就是你的了,实则不然,你花了很多时间在收集资源上面,却没有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消化它们,最终这些资源只能沦为“公地悲剧”。
反观付费资源则截然不同,你在它上面花的时间会少很多,你的问题不再是“还有没有更好的资源”?“这个资源会不会比上次下载的更好呢”?而是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领域?这个老师的讲的好不好?而第2个问题的答案,大多数人已经帮你回答好了,因为除了买到了优质的知识,你还进入了一个社群——一个和你一样,渴望新知社群,这两点是你将获得的收益。拿【得到】中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这个专栏来说,也许我这辈子都无缘去北大念书,但通过在这个专栏学习,却能让我有机会获得北大水准的教育,和一群同样对经济学充满兴趣的同学,这种机遇就算在北大,也不一定找得到,它的价值简直不能用199元来衡量。
刚才是从用户角度来看待付费问题的,我们换个角度,作者会怎样考虑这个问题呢,作者是这个资源的创造者和拥有者,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产品沦为“公地悲剧”,而更希望这个资源的价值达到最大化。一方面,收费内容比起免费内容来说,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让他们可以专注于高质量的知识产出。
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价格的门槛,筛选出了一批拥有相同价值观的用户,为什么这个事情会上升到价值观呢,我们再举个例子,中国的高速公路是要收费的,收费的结果是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速度很快,畅通无阻;在节假日里,高速公路却是免费的,这个制度反而造成了道路拥堵,人们把大把的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一条高速公路,收费和不收费就区分出了两种人,节假日上高速的人,他们心中的的高速公路等同于一条泥泞的小路,在上面只能缓慢行驶,而另一种人会视高速公路是一条有价值的道路,他们认为为这条道路付费所产生的回报,要高于拥堵产生的成本。同样道理,知识收费与否,也区分了两种人。
有人会问,区分这两种人有什么用?人的圈子不同,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前面说了,付费的人会认为这个产品有价值,他从这个产品中获得的收益要远远大于付出的成本,自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随着时间的积累,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积累会达到一定水平,他们除了输入以外,还会输出,圈子内的所有人都会因此收益,其中作者的收益是最大的,因为他可以从中获得大量的反馈,而反馈是让自己不断进步的源泉,自己进步了,课讲的更好了,对一个学者来说,还有此更有价值的事情吗。最终,这是一种双赢。
知识有价,认可知识有价的人,一定可以实现知识变现,而那些每天做梦都想发财的人,整天想的却是如何花时间在网上淘便宜货,却从来不花钱来投资自己,永远都要相信,未来的你不会因为失去这些钱穷困潦倒,却会因为有了这些知识而更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