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转凉,我体质畏寒,原本还每天晚上出去买点东西。今天去超市买些卷纸,明天去面包店买个手撕面包,或者晚上去吃个馒头。其实买东西就是个借口,一个出去走走,透透气的借口。但是因为天气转冷,那些个小理由,不足以支撑我走出去面对外面寒冷的世界了。
我住在这个小城市的最中心,对面是新开的万达和海洋城,到夜晚,这片区域大概是这个城市最灯火透亮的地方了。旁边是个城市广场,每天7点,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就会准时出现,到八点左右再离开。每天放着差不多的神曲,兴致昂扬地跳着。
原本是有些烦她们的,住在21楼都能听到她们的巨大音乐声,先不说音乐审美的问题,光是那些歌一直不换,就足够让人烦躁的。哪怕是我手机的最爱收藏歌单也早就听厌了。
但慢慢地,习惯了这种背景音乐,偶尔还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几句,什么“瞄着你就爱爱爱”,可以“爱”半天,就这一句歌词。
这种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带给我的生气勃勃的背景,与我年轻但静如止水的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但我喜欢这种反差,就像夜晚走在喧闹的街上,看灯火透亮的商场,我生活在其中,但又与这里完全隔离开,这种强烈的隔离感,就像活在深海中的氧气泡里。但这种隔离感又莫名的给我一种很强烈的安全感,这种微妙的感觉从何而来,我也说不清楚。
这种隔离感与安全感,大概是孤独的一种显像吧。它好像一直跟随着我,无论在哪个城市。
我毕业后一直流浪,漂过六个城市,都呆过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先一路向南到了三亚,住在大东海旁边,看着花花绿绿的沙滩裤和夹板拖在眼前晃悠,一年后,漂到了北京,住在一个国际青年旅舍,看形形色色的年轻人的梦想与失意,大半年后,到了周庄古镇,看来来去去的游客与古镇古老灵魂间一次次的擦身而过,再一年后,到了青岛的海边,沿着栈道看潮起潮落,冬天去栈桥喂喂海鸥。大半年后,到了上海,每天沿着外滩等老城区域跑步,最后在去年,回到了我的故乡。
我跟这些城市的关系,有点像跟人的关系。我珍惜与所见之人、所住之城的缘分,但不会表达太过于强烈的情感,而且会保持着距离,有时看似亲密,但总归内心是有隔离感的。我不曾真正地融入某个城市,但并不妨碍我欣赏它、喜欢它,或者说,适当的隔离和距离,才能更了解它们。
我想,这种淡然,大概是因为相信,聚散都是一种因缘吧。又或者,因为从来都知道,只是一个过客。
这六个城市的生活,除了上海,我都写过了。或以随笔、或以小说、或以每个人以为是散文的小说,或以每个人都以为是小说的日记,唯独没有写过上海。因为它很难描述,身边没有形形色色的人,内心没有跌宕起伏的情绪。但我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超越,难以名状。
我现在大概能说清楚了,那是一种从无聊,至寂寞,到孤寂,最后升华到孤独的过程。
最近天冷,宅的时间更长,想写点东西。想了想,把上海补上吧,写写那个气质复杂的城市,写写那段生活,以及在那个城市跟我同居的孤独。至于里面那些人、事的真假,文体的归属,看的人自定吧。
我现在说“孤独”两个字,已经不觉得它有什么寒意了,也不会想以前那样将它收着藏着,偶尔怯生生地跟人提及,事后还要在心里懊悔一番。从上海的那段时光开始,我与它有些类似于一种,光明正大的同居关系了。
我22岁离开学校飘到海边,觉得孤独,到现在27岁回到故土,仍觉得孤独。有时候想想,最大的改变大概是,现在觉得孤独是一件很寻常的事,不太把它看得紧要了,跟它就像相处多年的老夫老妻,彼此之间已经不再如胶似漆、轰轰烈烈、大动干戈、相看两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