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逐渐复苏,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尤为瞩目,其中房地产行业更是蓬勃向上,房价一路高歌...
冯成所在的日企松本建设,专门为在华投资的日资企业建造厂房和办公室场所,2000年到2008年日企大量进入中国,这一切得益于中国消费市场的井喷,像花王、松下、索尼、夏普等著名日资品牌纷纷在华设立工厂,应对持续增长的中国市场需求;其他为日企服务的瑞穗银行、三菱商事等周边企业也随之进入中国;给冯成所在的这家日企建筑公司带来了巨大的业务量,公司规模不断扩张,每年的业绩不断被刷新。
但是,这一切到了2008年戈然而止。首先是上海财富中心大楼因投资方“森大厦”资金短缺被叫停,那时候公司刚刚给这座大楼打完桩基。后面,很多家客户提出延迟或取消投资计划,甚至一些签约项目也被搁置了。这一切给松本建设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开始了2年的成本缩减计划,导致每年的工资增幅缩小,下午茶、服装费等福利取消。2009年的工资增幅才100元,所以过完年冯成就递交了辞职信。
当然,辞职也不可能是那么草率就决定的,还有几个长期的关键因素促使冯成结束6年的外企生涯。第一个原因就是对日本人的和日企文化的抵制,冯成是个很开明的人,平时待人接物也比较符合日本所宣扬的那种文明。但是通过几年的观察,他是深刻了解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的,他们对人礼貌客气,大部分是出于习惯和教养,很多情况下都是不是出于真诚的。经常会发生当面奉承一番后,回过头马上数落人的情形。这一点在他们对待中国人身上尤为明显,表面客客气气的日本人,从骨子里是看不起我们中国人的。大家在一个公司,表面客套客套,私下互相利用,倒也相安无事。很多人肯定会说,在日企里面的那些中国人都被奴役了,非常讨厌他们。希望大家不要过分批评,其实在日企工作、购买日货和抗日、反对日本没有多大关系。工作大多是为了生存,日本公司大部分是做正当生意的,在里面工作也不会和军国主义扯上关系。抵制日货或者拒绝在日企工作也丝毫不会妨碍日本的经济发展,我们也不会增加多少的道德高度。爱是广义的,要爱自己、家人以及所有人,绝不是狭隘的以个人喜好或者国家区别去爱,即使是恶人也应该得到宽恕和爱...
扯得有点远了,刚刚说了本来大家相安无事的工作,后来发生了那么一件事情,令冯成对日本人感到从来没有的厌恶。设计部有个日本年轻设计师大岛,大概30岁左右,未婚。来中国以后,希望更多的和中国人沟通交流,就在周末时间,聘请了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名外语系女学生,给他辅导中文。一来二去的,双方产生了感情,女学生毕业后就和大岛同居了,还怀上了孩子,大岛答应娶女孩子为妻,准备去日本生个漂亮的混血儿。本来是个极其美好的故事,随着大岛父母反对他娶中国女人为妻,打破了姑娘所有的憧憬。大岛不顾姑娘怀孕6个月,真的听从了父母的要求拒绝结婚,甚至退掉租借的房子,调回日本逃避。后来女孩子及家人到公司要说法,公司以员工个人感情纠纷,拒绝进行调解。据说,这件事最终以姑娘堕胎(也有人说姑娘打算自己生下来带大孩子),大岛个人赔偿几万元了事。对于冯成来说,看到日本人玩弄中国女性已经司空见惯了,但那些要么是出来卖的,要么是本来品行就不怎么样,爱慕虚荣的。但是,像大岛这样的不负责任,他父母那样看不起中国人,公司一副不予理睬的态度,彻底改变了他对日本人的看法,也带给了他对公司极大的失望。
还有一件事,冯成所在的总务部,由一名日本人总监主管着,下面分总务(行政)、人事、财务3个部门。那一年招了一个法务主管,深得日本总监的喜欢,2个男人经常一起下班后喝酒聊天。这个也无可厚非,毕竟职场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重点就是,年底加薪100元那件事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关。一般来说,外企是比较公平的,每年加薪都是按照上面给的调增总额,根据工资比例分配,如果有特别优秀和犯错受处分,适当调整。但,这次日本总监因为私人交情,将部门50%的额度全部加给了那个法务,其他人只能加100-300元,引起了大家不满。所以,冯成发现在外企原来也开始流行奉承拍马搏上位了,原来公平公正的情况早已荡然无存了。这一点可以说是诱发这次职业转型的导火索。
2007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因为奥运会的光环作用,可谓突飞猛进,以高铁、机场带头的基建项目遍地开花,房地产行业持续火热,这一系列的繁荣景象,直接带动了金融行业的井喷,尤其是股市当然不甘落后,2007年10月16日是个中国股民永远难忘的日子,上证指数突破6120.04点,正当大家欢呼雀跃,期待上证指数登上8000点的时候,熊市崩盘毫无征兆的开始了,经历了2008年几次大跌之后,直接打到了1664点,一年内跌去73%。冯成是2006年底在申银万国开户,投资10万左右,到2010年彻底退出的时候,还剩3万多元。期间承受多大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因为无知,所以病急乱投医,找了个投资经理去上课,希望按照他的指导搬回些损失。那时候正好认识一个一起打羽毛球的女球友吴英,她也是老股民,被冯成拉去一起上课了。
吴英和冯成是一个区县的,周末在一个羽毛球群里打球相识,有时候打完球后还一起打打麻将,而且都是本地人,关系比较近。有一次,去基金经理处听课的时候,吴英说起,他们公司今年很多项目,正在大量招聘员工。冯成听吴英说起过她公司的情况,专门做高端住宅项目的,办公地址就在自己所在的区县,如果换到这个公司工作的话,既能够顺利转型到房地产行业,又可以离家近一点,不用天天一早赶去市区上班,每天下班还要避开高峰后回家,常常是天不亮出门,天黑了进门,每天路上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加上刚好那段时间对日本公司有些失望,就顺口让吴英问问人事招聘的要求,并把个人简历发了过去。
没想到,事情进行的格外顺利,不到二周时间,面试,录用,离职等手续全部办妥了。工资待遇稍涨10%左右,职位为前期报批报建主管,原来日本公司就是一般的专员,还增加了一些交通和话费补贴。工作节奏也慢下来很多,公司提供3顿免费伙食...总的来说,是一次成功跳槽。
但是,接踵而来的是各种的不适应。首先,就是工作节奏很慢,很多项目都是在合约期间,前期报批报建工作基本不存在,这个岗位其实是提早招聘后备用的,包括对面的测算主管建飞也是。其次,这个公司是私营企业,所以里面的员工有很多是老板的皇亲国戚,平时说话做事要处处小心,否则极容易得罪人。另外,工作流程也比外企复杂,特别是财务副总裁,跟老板是朋友关系,平时就趾高气昂的。有一次,财务说要第一次报销财务副总裁在报销单签字,冯成想自己是新人,理应拜访下领导,何况部门其他人又都在忙着,就直接拿去给他办公室签字了,结果直接被批评了一顿说不懂规矩。原来这种报销单是要各部门秘书汇总后,递交给行政部门,由行政部门秘书再在规定的日子送到他那里签字,等他有空签完了再由行政秘书取回送至各个部门。这个跟外企的区别确实很大,外企都是一个大办公室,上至总经理,副总,总监,经理和一般职员,全部在一个大通间办公,总经理给总部汇报工作,对客户点头哈腰,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当然找总经理签字,也是要先给他秘书,但是秘书不在的时候,随时可以找他签字。不过,冯成马上就想通了, 每家公司情况不一样,更何况是外企与民企的差别呢!现在看来,他倒觉得这也是比较合理的做法,因为职位越高的人,处理的事情越重要也越多,想一般事务性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处理,是比较合理和节约时间的。
除此之外,工作起来还算蛮轻松,公司洽谈签约的项目都是外地风景优美的景区,整个前期部主要工作是围绕着项目签约落地而作的,所以,项目策划和法务方面的工作量比较大,冯成和建飞平时帮着策划经理大卫收集些信息和做些基础调研工作,帮法务老洪一起进行分公司成立的工商注册手续,整个部门是毛总负责管理的,他直接向负责工作建设的副总裁单总汇报工作。整整2年时间,建飞大概待了2个月,发现没什么工作以后马上跳槽去了九龙仓,后来又来了高萌,也做了半年时间,跳槽去做猎头了,3年后成立了自己的猎头公司,在这一行里面做的非常成功。法务老洪由于在工作方面经常有失职,所以被公司劝退了,后来来了新的法务刘瑜,工作至今。
2012年,公司市场营销部来了一位新的总监蓝总,深受老板的喜爱,13年春节的时候还特地带他去美国、加拿大考察市场。进来的时候是负责老项目的尾盘销售的,老板觉得他能力强,又兼掉了我们前期部的总监职务,毛总屈居副总监。后来,索性把前期部拆掉,毛总和大卫去浙南旅游项目,刘瑜去财务部继续做法务,冯成先是在总裁办做了2个月,马上被蓝总拉到了市场营销部任市场经理,并加了20%工资,负责市场调研工作。跟着蓝总工作,让冯成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只是,比如ppt制作和演示,项目调研、分析、测算等。蓝总做了2年,尾盘销售一套没成交,老板林总比较失望,名义上把他调往长春项目去负责销售,实际是劝退。蓝总离开后,冯成就继承了他的策划工作,跟着老板出差看项目,做策划工作。期间,跟了很多个项目,从海南的龙栖湾,到韩国济州岛,从养老地产到国际学校。虽然,项目都一个个没谈成,但是通过工作,让冯成迅速成长起来,同时也获得老板的好评。
到了2014年,公司签约的7个项目只剩下,长春、黄山和浙南旅游小镇3个了,长春项目有一支比较完整的团队在运作着,也是老板独资开发的,内容比较简单,高端房产加球场、滑雪场。黄山项目建设用地指标迟迟不下来,近段时间很难开发建设。唯有浙南项目,由于另一个股东方的推动,急需开工建设。所以,老板林总结束了其他不切实际的想法,回头把精力投入到浙南项目上来。彼时,项目由单总、毛总、大卫几个人在负责,2年来他们主要把前期土地招拍挂手续,房产规划方面的报批手续做完了。但是,当林总认真审视项目规划后,发现问题很多,对单总他们的工作不是很满意,特别是指责他们没有对旅游策划公司、规划公司递交的文本,进行认真的审核,按照这些文本落地项目后会出现非常糟糕的后果。所以,林总亲自指挥,由冯成执行制作浙南小镇的旅游策划工作,建筑规划由集团设计部重新招标设计。同时,他希望单总能审时度势,听从他的意见,改变观念和落地工作。结果说了几次,单总还是比较固执的认为,原来的规划没有问题,企图说服林总同意按照原来的方案实施下去。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单总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没有认清谁是主人,谁是执行者?
毫无疑问,单总也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