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我认为他的一生是非常凄惨的。杜甫出身时,正是唐朝的开元盛世,然而,当他去世时,唐朝已经渐渐失去了它本来在世界上的地位。
杜甫出生时家境很好,他的爷爷杜审言和他的爸爸杜闲都是作诗出生的,因此,他小时候非常自信。
公元731年,杜甫觉得自己的家乡已经容不下他的梦想了,于是他决定去外面看一看。735年,杜甫去洛阳参加了考试,落第而归,但是,这次落第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打击。
公元747年,杜甫结束了他长达十年的游历,希望可以为朝廷效力。
到长安的第二年,杜甫就去参加了国家人才选拔考试。没想到奸臣李林甫以一句“野无遗贤”结束了这场考试。
这场考试后,杜甫好像忽然老了许多,之前那激情澎湃、火热的内心,仿佛渐渐都消散了。
在大唐走向衰败时,想得到一个官职是何其之难!
751年,唐玄宗要给太清宫、太庙和天地举行祭祀,杜甫知道后,赶紧向唐玄宗献上《三大礼赋》,通过文章,唐玄宗终于找到了杜甫这颗沧海遗珠。
但是被唐玄宗看上,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有工作。直到755年,杜甫才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官职——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等他安顿好工作后,他想回家去看一看,不料,一回家就碰到了小儿子饿死的悲惨消息。这时,杜甫终于明白了,大唐已经走向衰败了,现在大唐统治腐败,奸臣当道,他觉得,现在肯定有比他更惨的人,自己还好歹是有个小管的人。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西逃。
757年,杜甫逃出长安,去投奔肃宗,得到了更高的官职。
759年,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在逃亡时,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
759立秋后,杜甫来到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他在成都建了杜甫草堂。在那里度过了他凄惨的一生中较为平静和安逸的六年。
765年,严武去世,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去到夔州。
到达夔州,在都督柏茂林的照顾之下,杜甫一家在此暂住。他为公家代管公田,自己也租了一些田地,自给自足。
这时,杜甫的诗歌再现高潮,这时创作的诗词就有四百三十多首诗,占全作品的三分之一!
只要国家没有太平,人民没有安定,杜甫就一直在忧虑着。
这样,即使有一天他死了,也死不瞑目。
公元770年,漂迫了,饥饿了那么久的杜甫最后好好地吃了一顿饭,就在一条小船上去世了。
杜甫的故事就这么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