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结婚后就自己单过了,与我的距离20公里左右,不远,也不是很近,也经常回家来,吃个饭,送个猫粮,在家住的时间很少。
昨天周日,每周一的早上总是很堵车,两个孩子就在我这住了。
早上,毕竟是年轻人觉多,作为婆婆,又希望他们吃个早饭,又想让他们多睡一会儿,也是有些纠结。
早上,我轻轻的起床、出门,关门时也很小心,怕打扰他们。我有晨练的习惯,出门的时候一般在6点左右,孩子们孩子睡梦中。
我跑步回家,两个孩子还没有起床,虽然前一个晚上已经确认早上不用给他们准备早饭,我还是多准备了一些,希望他们吃些。
看着两个孩子急匆匆的洗漱,急匆匆的出门,也是很心疼,也很无奈,不知道怎么能帮到他们。
忽然间想起我和婆婆住在一起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婆婆帮我带孩子的几个月。早上上班时间自己能掌握的不错,起床时间在6点半就会安排好家里,正常上班。婆婆应该也是心疼我们,早上经常是4点半就起床,在厨房忙碌着给我们做饭,因为起的太早了,做好饭还不到6点,就在客厅静待我们起床,然后开始唠叨饭凉了。
年轻时候的我,也知道老人心疼我们,但对于这种做法很不认同,经常对婆婆好言相劝不用这么早,不在家吃饭,公司有早饭在公司吃也行,这么早起床很辛苦,等等。我不知道婆婆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额,就觉得她在厨房叮叮当当的,睡也睡不好,起还不想起,很难受。所以,当自己做了婆婆后,我完全尊重孩子们的意见,不参与什么,说不吃我也就不做了,既然起得晚,我也就动作轻点,别打扰他们。
但是,我又在想,我这样想,媳妇不知道怎么想,是不是理解我的做法。
想想也很有意思,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纠结的地方和阶段。问题也简单,沟通好,相互坦诚也就不存在什么芥蒂了。孩子的想法我尊重,也希望孩子能真诚的告诉他们的想法,必须关爱才是一家人应该有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