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在《皮囊》一书中,描写了很多在他的生命中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这些人或亲或疏,但他们的故事却都值得细细品味。
虽然一年多我才断断续续地读完这本书,但翻看之前写过的笔记立刻就能想起书中对应的故事。这本书像一副栩栩如生的众生相,每个人物都那样鲜活。书中的人物明明距离读者很遥远,却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人。这本书还像一把做工精致的放大镜,通过它我们可以更仔细更全面的观察和了解自己。
读《皮囊》时做的笔记,重新整理记录如下。
关于活着:
我们的心睡去的那段日子,皮囊成为了行尸走肉。有过一段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的日子,就会发现活着并不仅仅指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吃了多少的饭、走了多远的路。活着有一个比吃饭、走路都高一点的意义,这个意义笼统一点地说,可以叫作:心中有爱。心中有爱的日子,心是醒着的。
理想和责任这样的理由会让人内心很舒服,会让自己觉得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但理想和责任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活着,是为了那如意的一二事。我们经历的种种,是为了让自己锻炼出一种能够把控内心控制感受的能力,来应对人生中另外的八九事。
关于自己:
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就会拥有怎样的经历。你照亮的人,你回避的人,你喜欢的人,你厌恶的人,他们一起构筑了“你”,他们都代表着你的方方面面。
生命有两种欲望:灵魂的欲望和肉体的欲望。这两种欲望往往不在同一个方向,甚至不在同一个层次。人无法同时满足灵魂和肉体的欲望。所以要舍得。要知道肉体是用来达成灵魂的欲望的。而不是反过来,让灵魂低头,屈从于肉体的欲望。
我们有时候认为自己存在的高尚,仅仅是因为没有遇到考验。想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实践,多经历,直面考验,才能直面自己。
一个人所想象的世界会有一个起源,这个起源能够解释这个人性格、心理等很多方面的事情。
关于家:
家,是一种归属。在这份归属中,我们的心中存在一种比生活更高的东西;为了同属于这份归属中的人,我们愿意舍弃自己追求的东西去换一件看上去不那么值得的事情——让对方舒心。我们在这份归属中和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往往是不同甚至矛盾的,正因为这份矛盾,才凸现了人的性质,才让生活里的酸甜苦辣有了更深刻的意义。这份归属感,看上去给不了我们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但却给了我们在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中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依靠。
关于释怀:
这尘世,我们都像一粒又一粒的灰尘,风起时随风飘动,雨落时直线坠落。我们的喜怒哀乐,都太轻太渺小了。我们其实什么都留不下,如果能有幸留下一点点什么,已经是莫大的幸运了。过去很轻,未来很轻,只有此刻是重的。因为此刻,我们这粒灰尘能够感受到自身哪怕很小的重量,这份感受就是意义。愿你散去执念,感受此刻。
关于他人:
人生实苦,每个人在对抗这份苦的过程中都修炼了自己的一套武功。这套武功未必威力大,未必讨喜,但却能让他不再觉得那么苦。人艰不拆,对于人、事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
关于取舍: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会在那一刻变得不快乐。因为你会发现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可人生只是一场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的去的旅程,不快乐与遗憾想比,显然遗憾更可怕更沉重。尽管发现并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会不快乐,但浅显的快乐只会带来更长远的痛苦——遗憾。
关于信念:
杨绛先生说: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
人在无望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求助于超越自我存在的事物,而神灵正是这样的一种存在。我们将希望寄托于神灵,通过这种寄托给自己带来信心和力量,相信此时此刻的难一定是暂时的,未来的好一定是真实的。
所以人在脆弱的时候,往往是进化的时候,能否进化,关键在于他相信了什么。我们相信的东西,决定了我们的样子。
关于成长:
人是有两颗心的。一颗心来自于本性,一颗心来自于环境。如果两颗心最终能合二为一,那么他能愉快地做自己想做的人;如果两颗心无法合二为一,甚至是互相对抗,即使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人,也依然会充满苦恼。
关于生活:
生活环境的已知和未知,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探索。有一颗探索的心,在已知中依然可以找到未知,找到乐趣。
我们一路走来,渐渐地习惯了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这副皮囊之下的内心,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不再照看和关注了。生活不仅仅是活着,不仅仅是追求理想和扛起责任,生活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我们与自己的相处。与自己的相处是否融洽,往往能够反应一个生命的质量,而内心则是决定这种相处的融洽程度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