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一位母亲做了一个让自己后悔终生的举动,因为这个举动,带走了14岁儿子的生命!
因为孩子在校打扑克,被“请家长”的母亲就有了愤怒和丢脸的资格,让她伸手打了孩子的耳光,又掐住了孩子的脖子。
那一刻,这个男孩从自责和歉意,变成了一个无法定义自己并失望的孩子。也就是在那一刻,他用抛弃自己的生命来惩罚母亲的粗暴......
中国人眼中,谦虚是一种美德,而现在,这种谦虚变成了一种罪恶,因为,在某些家长眼里,认可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好或坏,都是一件难以说出口的事。
这位母亲,在气急败坏的当口,伤害了孩子的心。一个能够共情且感到惋惜的人,永远不会做出偏激行为,相反,那些一再伤害孩子的人,即使再残酷的事情发生,仍旧不会受到触动。
我们也许都会遇到这样的事,我们总是惋惜自己,也惋惜父母,因为他们的吝啬,让我们连自我肯定都变得太难。
我虽然不行,却选择坚持下去
历史上有位名人,是一位五音不全的名媛,名叫Florence Foster Jenkins,人称跑调天后。
因为酷爱唱歌,她把所有财产投入到她的唱歌事业中,凭着母鸡下蛋般的嗓门登台演唱,虽然总是跑调,可是她却无视嘲笑,也无视别人当她是个神经病,始终坚持心中的理想!
在她76岁高龄时,为了完成一个更宏大的愿望,她决定申请在卡内基音乐厅进行次公演,当晚演出顺利,整晚高朋满座,掌声不断。
就在演出结束一个月后,Jenkins含笑去世。
Jenkins曾说过:别人可以说我不会唱, 但不会说我没有唱。
当一个人不轻易被大众定义而定义,不被伤害的眼神而伤害,才是面对人生的最大勇气,才是一种对自我高度认可的人。
我们所经历的事情,太多时候难免被外界束缚和被评价,想要看清自己的心,然后向着人生跑道发足狂奔,着实不易。
有人一出生就与普通格格不入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有些人,一出生就好像被抛到了一个本不属于他的地方。或者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或者与家庭观念相冲突,甚至对自己当下的身份缺乏认同,似乎某个远方才是TA冥冥中的家乡。
一位网友,在多年前盛行的博客中写自己的故事:
当年刚毕业,她只身前往大城市生存,行李箱里带着不多的衣服和日用品,凭借着不错的资历做起了生意......
幸运的她,生意做得如鱼得水,如愿赚了很多钱,可是她多年来无论是成功了,还是赚钱了,都没能使她变得快乐,总是觉得内心缺了好大一块。
她给父母全款买了房子,精装修之后只为老人提包就能入住......
当她的妈妈进入新房子之后,只一句话就击垮了她:“这房子还不如你表弟的那套好!”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会明白,她的不快乐来源于此,她的母亲“定义”了她不优秀,在很多年里,她也被动接受了这样的定义。
即使她在业内已经是非常优秀的精英,即使从头到尾的打拼,也没有换取他自我认同的感觉,那潜意识中想要“被认同”的情感因素一直在作祟。
认同自己,才是最大的认同
看一个人是否认同自我,答案很简单,认同自己的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认同自己的人渴望他人认同!
我们从10岁,二十岁,三十岁,乃至四十,五十......仍旧能看到那些不能够自我认同的人.
这些总是活在兔子洞中的人,宁愿想一想外面的世界是残忍的,然后继续活在洞的最深处,轻轻舔舐着那些疼痛的,却总能迷惑自己伤口,默认自己痛苦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我们又该怎样逃出那个痛苦的坑洞呢?
答案只有四步:接受、沟通、放下、转身。
接受自己的不自信,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接受自己有能力不自信的一面,也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自信。
与人沟通也和自己沟通,用错误的方式和自己斗争,绝对是一种内耗,消耗自己的内心和精力,从来不是一件成功的事。
学习放下伪装,真实做自己,说你所想,做你想做,这不是鸡汤似的劝导,因为这真的有用。
当我们接受自己,学会沟通,同时也放下了那些压在心底的沉重时,就该转身面向人生的光亮处了,没什么比面向阳光更能驱散一切不快的了。
每个人都因为需要认同感来获得归属感,当我们感到需要有一个定位来让自己嵌入,或者思考需要走向一个怎样的未来,亦或是有那么一瞬间,你所渴望的情感被认同时,这种归属感才会在生命中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