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关注一下嘛~
这里能经常普及一些好玩的知识哦~
微信公众号:智启学社
+++++++++++++++++++++++++++++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赵王杀李牧。秦灭赵。
公元前226年,秦将王翦破蓟。
公元前225年,王贲水淹大梁。秦灭魏。
公元前223年,昌平君战死,项燕自杀,秦灭楚
公元前221年,王贲灭齐
至此,当年的山东六国——韩、赵、燕、魏、楚、齐,全部为秦所灭。
而当我们翻看战国年代的这段故事,细细分析六国的失败时,除了治国理政上的失误与政治体制的落后,我们还不难看到,地缘政治的规则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
在小说《大秦帝国之铁血文明》对于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大致是从内政方面着手的:
魏国亡于轻视人才,固步自封。
韩国亡于一味讲计谋而忽视国家的法律建设。
赵国亡于乱政。
齐国亡于偏安一隅,直至齐国灭亡之前,竟已有五十年未有战争。
楚国亡于分治。
燕国亡于愚政,不审时度势。
如果说治国理政的方式和方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上限,那么不同国家地缘政治的特殊性,将决定一个国家的下限。
地缘实力是秦灭六国的先天优势;同样,也还是拿破仑、希特勒失败的先天短板,以及英、美在世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先天优势。
当今世界,因地缘政治规则而走向衰落的国家,也和几千年前的东方六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的世界,纷扰搁置,恰如战国争霸。而其中地缘政治的规律,却是古今共通。
秦的崛起,六国的衰落,我们又能从中拿到那些地缘政治决定国家兴衰的奥秘呢?
我们将逐个分析战国这七个国家的地缘政治环境,并且与历史上的其他时代和国家进行对比,更直观的了解历史的走向。
(一)魏国
东方的“德意志”
春秋结束后,进入战国年代。而在七雄中,第一个崛起的国家,并非秦国,而正是魏国。
三家分晋后,魏国拿到了晋国最富庶的土地,拥有西门豹、李悝、吴起等治国治军人才。当时的魏国也因此得以称雄战国,诸侯对其十分畏惧。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於诸侯。”
——(史记·魏世家)
“任西门豹守鄴,而河内称治。”
通过《史记》中的记载看到,在魏国建立早期,魏国的扩张及其迅速,
“(魏国吴起)击秦,拔五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魏文侯)伐中山,使子击守之,赵仓唐傅之。……伐郑。城酸枣。败秦于注。”
“(魏武侯)七年,伐齐,至桑丘。九年,使吴起伐齐,至灵丘。”
“(魏惠王)二年,魏败韩于马陵,败赵于怀。六年,伐取宋仪台。九年,伐败韩于澮。与秦战少梁,……取庞。”
但是,到了魏惠王执政后期,魏国在战国前期的霸业却突然开始消散。在魏惠王十七年,“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史记·魏世家)桂陵之战,齐国以逸待劳,在桂陵大败魏军,拉开了魏国衰落的序幕。后来魏国在马陵之战,再次被齐国打败,“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庞涓),军遂大破。”两次败给齐国后,魏国顿时失去霸主地位,开始被列强宰割。以至于魏惠王向孟子感慨:“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卬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於是徙治大梁。——《史记·魏世家》
而这段历史,无不让人想起欧洲当年数一数二的强国——德国 。
德国在19世纪末时,经济实力来到全球第二,雄踞欧洲;1900年,国内人口达到6000万,远超英、法,仅次俄国;在国内,拥有俾斯麦、毛奇这样的治国治军人才。同样的,凭借这些强大实力的支持,他们轻易的打败了丹麦(普丹战争)、奥地利(普奥战争)、法国(普法战争)。
可是,他们和几千年前的魏国一样,在一次战争中失利以后,便立刻衰落、崩溃。1916年,强大的德军在凡尔登遭遇挫折,从此德国失去了一战的主动权;二十多年以后,卷土重来的德军一旦兵败于斯大林格勒,德国就不得不开始面对一系列的失败,最终败亡。
这简直是几千年前历史的重现。难道仅仅只是巧合吗?
不过,如果从地缘的角度分析,我们会发现:战国时期的魏国,与历史上的德国,在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的地理政治环境因素,而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
魏国的位置,正好处于华北平原的中间。北边是赵国,西部为秦国,南边是楚国,东部是齐国,而内部有包着韩国。在冷兵器时代,处于平原的中心位置,往往意味着无险可守。敌人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将是一马平川。而夹在多个国家中间,意味着极大的被联合包夹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四战之地”(虽然这个词是形容赵国的,但是没有比这个词更合适的了。)
而张仪在见魏王时,就曾经对魏国的地缘环境,做出了及其正确的阐述:
“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馀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方,守亭鄣者不下十万。梁之地势,固战场也。梁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於韩,则韩攻其西;不亲於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这些话的意思是——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像车轴的中心,可以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隔绝。从新郑(韩国首都)到大梁(魏国首都)只有二百多里,战车飞驰,士兵奔跑,没等用多少力气就已经到了。魏国的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面边疆,光是防守边塞堡垒的人就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你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你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攻打你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的南面;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
历史上,河南地区糟糕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劣势,让这里经常成为兵匪横祸多发之地。
而德国的情况,及其类似。
欧洲西部的千里大平原,和华北平原一样,无险可守;而德国和几千年前的魏国一样,也位于这片大平原的中间。
而且,历史上的德国也和魏国一样,进入了四处受敌的囧境。
一战中,当英国、法国与俄国达成协约国关系以后,德国将不得不面对两线作战的窘境,失败的命运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同样的,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以后,两线作战的德国便没有了任何翻盘的希望。
战国时代的魏国,与近代的德国,跨越几千年,然而却走上了极其相似的道路。这并不是偶然,而是相似的地缘环境的导向。
地缘环境的恶劣,导致了他们无法承担失败的风险,必须永远争胜、强大,才能生存。这使得他们必须奋发图强。战国时的第一次变法来自魏国的李悝;欧洲最先拥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国家正是普鲁士。这些,并不完全是巧合,而正是形势的选择。
可是,也同样因为地缘环境的劣势,一旦出现失败,他们的承受的打击,也必然大于其他国家。所以,历史上的纵横家们,无不以此为心腹重任,杜绝此类隐患。
历史上,俾斯麦不顾国民和皇帝的反对,坚持与俄国修好的政治战略,是规避德国地缘劣势,避免德国陷入两线作战的手段。后来德国抛弃这一政策,注定了德国一战的失败。
诸葛亮曾告诫关羽:“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关羽不听,以故荆州丢失,败走麦城。
(下节预告:韩国——屡遭洗劫的军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