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给孩子塞一本“必读书单”上的名著,他可能翻两页就扔到一边;但一本画满卡通的漫画,却能让他趴在地上笑一下午?
就像小猫对碗里的猫粮提不起劲,偏要追着逗猫棒疯跑,孩子对阅读的热情,从来不是靠“有用”逼出来的,而是被“喜欢”勾出来的。
不必急着纠结“这本书能不能提升作文”“那本是不是太幼稚”。当孩子为漫画里的夸张表情包笑出声时,他已经在感受文字的趣味;当他盯着故事里会说话的小动物目不转睛时,想象力正在悄悄发芽;甚至只是因为书页里夹着一片妈妈做的干花书签,他也会愿意多翻几页——这些看似“没用”的快乐,恰恰是让书走进心里的钥匙。
强行把“有用的书”塞给孩子,就像把鱼饵吊在猫鼻子前却不让碰,次数多了,他连“书”这个东西都会躲着走。倒不如顺着他的喜好,让书先变成他眼里的“快乐诱饵”:他喜欢恐龙,就从恐龙科普漫画读起;他迷冒险故事,就先给他讲满是奇遇的短篇;哪怕只是在睡前读一本插画绚烂的绘本,让他伴着故事入睡,也是在心里种阅读的种子。
毕竟,让孩子爱上“看书”这件事本身,比逼着他读“有用的书”重要得多。就像小猫追着逗猫棒跑久了,总会对碗里的猫粮产生兴趣——当阅读成了孩子的快乐源泉,总有一天,他会主动捧着你曾经推荐的书,读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