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出自美国畅销书作家米奇.阿尔博姆。这本出版于二十多年前的小册子,不分国籍,不分年龄,感动了无数人。
20岁的时候,我在大学图书馆第一次读到这本书,顾不上周围同学异样目光,独自哭的稀里哗啦。
20年后,再次翻开这本书,依然被深深地触动。生死,谁都无法绕开的话题,却谁也不愿意提及。
莫里,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患上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他清晰地看着自己的生命一天天的流逝。这个做了一辈子教师的老人,站在他生命的尽头,依然想着分享,分享他对死亡的体验,对生命的思考。
米奇.阿尔博姆,莫里曾经最喜爱最得意的弟子,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为了生活,为了财富,为了安全感,忙忙碌碌,努力奔跑。直到他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生病的莫里,他飞越了半个美国,来到老师的身边。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堂特别的人生课,就此开始了。每个星期二,他们相约见面,莫里用他微弱的生命,为他的学生,也为我们每一个人,上了最后一课,关于生活的意义,关于生死,关于衰老,关于遗憾,关于婚姻,关于金钱,关于爱的永恒,关于原谅。
十四个星期,每个星期二的相约,莫里用他最后的火焰,照亮了米奇.阿尔博姆的人生,也在我们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人心中,亮起了一盏永远的灯。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一生?如果我们站在生命的尽头,回望一生,会不会感到遗憾?就如我们站在四十岁回望二十岁,站在六十岁回望现在,会想要说些什么呢?
“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浑浑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
仔细想一想,我们每天追求的,是正确的东西么?“当你能接受随时都会死去的事实,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耽于抱负了,你为此而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也许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也许要到了一定年龄,我们才会思考这个问题,但如果你能够在20岁,就开始思考,那你绝对会过更智慧的人生。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爱。“施爱于人,并接受爱”。接受爱,接受他人的帮助,接受一切的好与不好,学会与自己、与生活讲和。
这边小书,没有什么大的道理,只是把一位老者最后的时光真实的展现,却一次次的让人泪目,那些简单的话语,总会在某个时刻,直抵心底,触及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