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银行虽然早早引入了信息技术来处理,保存各种数据,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并且其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感受到自身的一些不足和制约。于是,银行开始有限制的引入了一些开源技术。
早期的时候,引入的开源技术的确能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但随着bat等技术公司的崛起,逐渐有点弄不明白这些新的开源技术,导致为何要产生。正由于这种对未知的不安,以及现实里可行性的考虑,一些开源技术最后能否落地,是否被大家所需要,都是未知之数。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为何银行弄不懂这些开源技术。并不是说科技人员拿到开源技术的产品和说明书,不懂如何开发和使用,而是很大程度上和很长的时期内,对开源技术停留在一种表层次的理解。
假设,遵循和使用某产品的设计,使得银行自身可以促进新的管理模式和优化质量控制,同时,架构的引入支撑起海量的数据。
对于管理和质量控制,银行专门有很多的研究,对这块理解深刻。但是对于海量数据和高并发访问,又或者节省支出这方面,由于没有这样的压力来驱动和验证,科技人员一直都无法深刻理解这个产品关于性能上的设计精髓,而停留在技术文档和脑海中的描述。
于是,在方案评审会上,在不理解性能设计,节约资源,或者根本没有如此海量的数据需要处理的情况下,这个开源技术只会被贴上不适合的标签被否决。而一些管理,质控类的开源技术,则几乎无保留的被引入。
接下来就出现这些现象了:
引入的都是业界上的管理思路,如敏捷。或者引入管理,质控技术,如持续集成。
而引入应对海量数据和高并发的技术,最后因为没有海量数据的考验,最后沦为一些有人用,但是不一定真正迫切需要的技术。
结尾再引一句话,觉得很有思考的价值:
bat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因为流量太多处理不过来才演变成如此。
银行要发展到如此高流量的水平恐怕还有一段时间,随着业务的发展,未来将会编写一段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血与泪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