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于红梅名师工作室成员 赵萍
统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是黄亦波的《爬天都峰》。
初看这篇文章,会觉得真像一篇小学生作文啊。这样的文章作为课文,我们可以学什么,教什么呢?
细细梳理文章后,我发现《爬天都峰》的叙事很清晰,将单元目标“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落实地非常到位。
写一件事:我和爸爸偶遇老爷爷,一起爬天都峰。
事件的起因:看见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有些畏难,偶遇老爷爷,约好一起爬。
经过:我们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结果:登顶后,我和老爷爷互相致谢,爸爸夸我们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文章脉络清晰明了,真是孩子们练习划分、提炼、概括的好素材,也是学习如何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的典型范例。
这样说来,像小学生作文娃娃文反而有可能使它更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更具亲和力了!
在练习叙事性作文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
《爬天都峰》第一段“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清楚地交代了时间“假日(里)”,地点“黄山天都峰”,人物“爸爸、我”。
有人会说:怎么还少了一个人?别着急啊,文章想要“尺水兴波起微澜”,就要“留”那么“一点儿”。这一点儿,就在这个偶遇的老爷爷身上。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呢?“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看到天都峰就人发颤心犹豫,还没爬就自觉困难重重,更何况一位年迈老人?
这一“老”一“小”究竟能爬上去吗?我们读者也被吸引住了,激发起了阅读欲望。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天都峰,作为一“小”的“我”必须要“攀着铁链上”,还得“手脚并用向上爬”。爬山之艰难,照应第二段中“我”初见天都峰的畏难心理——“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因而更显真实,更加动人。
说起爬山,我也有过“手脚并用向上爬”的经历。那是我在爬西岳华山千尺幢的亲身经历。三百多级石阶,陡直地悬于峭壁之上,两旁铁链被攀登者们扯得咯咯咯地发出令人顿生寒意的摩擦声,攀越者们(也包括我)都是以“手脚并用”的姿势向上努力着,因为除了这个姿势,你别无他法。几年前,我带孩子去爬翠华山时,他也用了这个姿势,我一下子就想起华山千尺幢。趁着还有想法,就努力向上攀爬!
作为孩子的“我”,作为当年的年轻人我,爬山尚且艰难,必须“手脚并用”,那么“我”在天都峰下偶遇的老人,爬山该有多么艰难,就不言自明了。
妙就妙在作者没有写,把曲意的波澜和无尽的想象空间留给了我们。看来,写作和阅读过程中,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也很重要哦!
《爬天都峰》还遵循了“写事情要按一定顺序写”的写作基本原则,依照爬山前、爬山中、登顶后来写。
值得注意的是,它不走寻常路,没有像一般老师教授写作方法时反复强调的“起因、结果可以略写,经过要写得越详细越好”。叙述事件的起因,它强调了“我”观峰之陡直的畏难心理和老者的外貌细节。叙述结果时,重在刻画老爷爷、“我”与爸爸的语言描写,表现“我”和老人互相激励,给予对方勇气,攀上顶峰的精神力量。而对于我们这些一般教者所强调的“经过”,作者仅仅用了69个字,但叙事清楚,绝不拖泥带水,颠覆了常用写作模式详略观。
还有一点,它比小学生习作优越在它善于挖掘事件中人物的精神内核。
一般小学生习作,写到第7段“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就可以结尾收工了。可是课文没有。课文以合影来表现我们登顶的喜悦,以对话来揭示人与人之间互相激励带动的精神力量。这比看似直抒胸臆实则技穷的一般结尾又高出好几层,真的是非常难能可贵。
综上所述,我再不敢小瞧《爬天都峰》了,我要尽我所能把它交给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