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取自网络
《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文】叶公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远方的人来投奔。”
分析:叶公在公元前524年被封于叶邑,主持叶政49年,大兴富国强兵之策,在筑城固边、开疆拓土的同时,发动民众开挖东、西二陂,蓄方城山之水以灌农田,叶民深受其利,世代感恩戴德。前489年孔子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在此期间,叶公不仅向孔子请教了治国方略,而且还同他讨论了伦理道德的标准问题。
孔子的回答是从理政的效果检验如何理政。无论动机如何,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本地方的人民高兴,远方的人慕名而来,这就是成功。
东北地区经济下滑的难题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0年至2010年间,东北流出的人口有100多万人,而且多为高层次人才。2010年至今,东北人才外流情况丝毫没有逆转。吉林大学2015届、2016届毕业生中,东三省籍学生选择去外地就业的多于本地就业,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中,留在东北就业的仅为13.63%,远低于当地生源占比;北京某高校2017年本科毕业生中,竟无一人愿意去东三省。
东北为什么人才远之?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要素是充分流动的。人往高处走,“经济洼地”要吸引人才,就得拿出比“经济高地”更大的决心、魄力和诚意,下大力气消除选人用人弊端。专家献计:地方执政者更需要“近悦之”,营造良好的自然与人文生活环境,包括营商环境,让人才愿意留下来,有事业可做;同时“远来之”,围绕本地区位特色形成优势产业,筑巢引凤,方为区域经济长久增长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