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讨论问题时,你想到的点总是被别人说了,以至于发言时,只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怎样才能避免人云亦云,语出惊人呢?
《小王子》第19章里提出了一个很管用的方法,那就是……“先开口说话”。
好了,不要闹了。讲真,一年读100本书,学20个课程,跟同事、朋友讨论问题的时候,似乎并没有什么长进,别说什么独创性了,就连学过的知识点都没用上。
最具独创性思维的查理·芒格说过,这件事吧,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就对了!
大神,你说得倒容易……
02
也许查理·芒格的意思是,别人说什么,你只要反着说就行了。
嗯……这样做的话,很快你就成精了——“杠精”。
又或者他的意思是,人要有一种逆反的思路,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这么认为的时候,这事多少有点问题。他的“好基友”巴菲特八成是受到启发,才有了“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的投资金句。
就像人人都认为,通过阅读能够认知升级,舌灿莲花。也逆反一下:这件事是真的吗?
仔细一想,还真有点问题。
阅读和表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有网友就提出过,为什么阅读时思维很快,表达时思维却很慢?阅读锻炼的是输入的神经链条,而表达,则需要强大的输出神经链条。
进一步讲,存储的速度很快,并不意味着提取的速度也很快。它们使用的是两块不同的CPU,想通过阅读提升表达,就像输入CPU已经升级到酷睿i9,输出CPU却还停留在奔腾时代。
此外,熟悉和掌握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水平。上学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一个内容我们感觉都记住了,一到考试的时候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那时候总以为是因为紧张。
认知心理学家提出,记忆有两种形式:「模糊记忆」和「精确记忆」。模糊记忆下,能够让我们大概讲出记忆的内容。精确记忆下,能够逐字逐句讲出记忆内容。很多时候,我们错把熟悉当成了掌握。
再者,掌握知识和分析问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场景。我们常说,知识要内化才有用,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讲清楚,「内化」是个什么意思。
简单的讲,学习知识时我们是以「点」的形式吸收的,常说的「知识点」是个非常形象的词。表达的本质是在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时往往不是拿「点」去分析,用的是「知识块」。
所谓「内化」,就是把新的「知识点」吸收到旧的「知识块」中。
分析问题好比打怪,知识块是屠龙刀,知识点是水晶。砍怪要用屠龙刀,而不是拿一块水晶去擂,但可以把水晶炼化到屠龙刀之中,既提升了刀的属性,也体现了水晶的价值。
说的天花乱坠,真正的问题来了:How(怎么做)?
03
小王子说了:先开口说话……
等等,先不要动手,我是认真的,且容我慢慢道来。
先从这句话本身来看,抢先开口暗示着两个字:速度。这是是告诉我们:要提高知识的提取速度。
试想一下,如果要提高跑步速度,你会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大概是三个方面:食物、呼吸、肌肉。
表达的食物是知识内化。
炼水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水晶融化之后再融合。内化是一个道理,摄入一个知识点之后,先要对它进行探究,将它揉碎还原,然后嫁接自己已经烂熟于心的知识架构上。
这是一个「摄入—感受—思考」的过程,不要忽视感受的力量,感受能够放大记忆。
表达的呼吸是持续思考。
有一样东西跟呼吸一样永不停息,却又不被留意。这就是念头,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把一分钟出现的念头全部写在纸上,相信我,数量惊人而且杂乱。
这些无序的念头白白耗费着能量,使用它对问题进行思考,不仅可以让念头变得有序,头脑变得清晰,更能深入探究问题,打磨大脑的分析能力。如果幸运的话,还能进入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状态。
表达的肌肉是刻意练习。
练习当然是必须的,这里的表达练习不提倡关注内容,而主张专注于速度。具体的做法是,拿一本书,随便挑出一个你看到的词语,不允许思考,马上围绕这个词语进行一分钟的表达。
熟练之后,可以提升难度,为自己设定主题,再随机挑词语进行主题表达。
以上,是提升提取速度的方法,有助于在沟通过程中快速思考,但表达的独创性还得依赖思维模式。
04
回到小王子,看看他说“先开口说话”时候的场景。
在19章里,小王子说出这句话时,人正站立在高山之巅。这是告诉我们:表达要学会站位。
这里提供一个模型,可以快速提升你的站位。
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可以分为6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系统。站位越高,对问题的理解就越加丰富和透彻。
比如你的小师弟来找你,说跟公司同事的关系处不好,请你给一点意见。
如果你的站位只停留在「环境」层面,你大概只能提出「辞职换个公司」这样的意见。站位高一点的,比如「能力」层面,就能够提出三个层面的建议:
1、环境:辞职换个公司。
2、行为:你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3、能力:传授一些人际沟通的技巧。
站在最高层面会怎样。首先,你会询问他人生使命的问题,这辈子的意义是什么(系统)。接下来,你会问他,打算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去实现这个意义(身份)。然后,要过这样的人生,他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想法(信念),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能力)。
用这个模型,你可以清晰看到他真正的问题点,而不拘泥于表层的「人际关系」问题。当你走完这一套,根本不需要你的意见,答案立刻水落石出了。
05
最后,我们在看看小王子这句话的完整版——
「我那儿,有一朵花儿,她总是先开口……」
小王子提到了他的玫瑰花,这是告诉我们:表达要学会切换角色。
切换角色,就能够切换视角。视角的转换,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和想法。这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先把问题的当事方理清楚,然后在各方之间切换就可以了。
真正要发挥它的力量,是将视角与站位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技能」。
比如前文这个小师弟的问题,除了站在他的视角进行站位。还可以切换到他同事的视角,再进行站位分析;甚至切换到这家公司的视角,再站位分析。
用这种方法,你的观点会层出不穷,总能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点。
还等什么呢?先开口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