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故事不用慌,一书在手,秒变历史故事小达人

又是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儿子早已在床上准备就绪,开始催促道,“爸爸,快点过来给我讲故事,我要睡觉了。”

老李习惯性地回答道,“哎,来啦,你老爹的故事都被你掏空了,没有啥故事……”,刚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老李突然想到新买的《伍老师讲历史》已经收到了,赶紧回书房取书,嘴里却接着说道,“……是你老爹讲不了的,今天就让你领教一下你老爹的真正实力。”

老李一边说着,一边心里得意地想着,“伍智老师的《伍老师讲历史》,内容从传说时代到三国时期,一共有119个故事,不仅内容充实、知识点密集,而且故事还生动有趣,正好适合儿子这种刚上小学的孩子阅读。那我用这本书给儿子讲,他不得把我崇拜得不要不要地?”

老李想到这里,便美滋滋地来到儿子床边,随手抽出第二册就开始讲了起来。

01 生活处处有学问——老马识途

《伍老师讲历史》的第二册是春秋争霸卷,内容主要来源于孔子所著的《春秋》,以及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故事不仅包括充满智慧的战争、英雄人物的称霸,还有复杂巧妙的外交活动,和睿智超群的军事家等。

而老李给儿子讲的故事,就是经典的“老马识途”。

老李得意地对儿子说道,“儿子,你把眼睛闭好了,咱们开始讲故事了,今天的故事叫做老马识途。话说公元前663年,……”

老李照着书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自己也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了,随着内容的结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可是他却没有发现,儿子也被故事吸引得睁大了眼睛,目光闪闪地望着他。

“爸爸,为什么老马能找到回家的路呢?”

“嗯?”老李听到儿子的声音后回过神来,柔声解释道,“马的听觉和嗅觉器官都很发达,可以通过气味、声音以及所走过的路,形成牢固的记忆,所以马能够识途。”

“好了,今天的故事讲完了,快点睡觉吧。”

“爸爸,今天你讲的故事太好听了,再讲一个吧?”

老李一想,反正《伍老师讲历史》有119个故事呢,够讲4个月呢,那就再讲一个吧。

02 汉朝使臣的气节——苏武牧羊

老李把第二册放了回去,随手抽出了第五册。

第五册是大汉风华卷,讲的是从刘邦称帝开始,大汉朝几百年间发生的经典故事,而老李给儿子讲的就是经典的“苏武牧羊”的故事。

老李在讲故事之前,看了儿子一眼,说道“咱们先说好了啊,再讲完这个故事,咱们就得睡觉了,时间已经不早了。”

儿子爽快地回答,“恩恩,只要故事不精彩,我一会儿就睡着了。”

老李闷哼了一声,心想,“这可难办了,故事写得这么精彩,想讲得不精彩好难啊。”

老李为了让儿子早点睡觉,用声音的声音读着故事,可是读着读着,老李再次沉浸进去,声音不自觉地随着故事的情节而变化着,当故事读完后老李回过神来,心想糟了,转头一看,儿子果然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

“爸爸,苏武为什么宁愿放羊也不愿意向匈奴屈服呢?”

老李正色道,“这就是咱们中国人的气节,在强权和困难面前,即使面对威逼利诱,也要忠贞不屈,不向挫折屈服低头。咱们中国人,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你也要这样哦。”

儿子坚定地点了点头,“嗯,那爸爸再讲一个故事吧,我答应你,这次听完肯定睡。”

老李看着儿子铮亮的眼睛,宠溺地摇了摇头,又换了一本。

03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顾茅庐

这本书是《伍老师讲历史》中的第六册风云三国卷,讲的是东汉末年,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大势力崛起,在这期间发生的一桩桩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而老李给儿子讲的,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儿子,我先考考你,三国时期第一大聪明是谁?”

“诸葛亮!”儿子抢答。

“回答正确,那今天最后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诸葛亮出山的故事。”

“什么是‘出山’?”儿子好奇地问道。

“呃,你听完故事就知道了……”老李紧接着便读起了故事。

读完故事后,老李抢先向儿子提问,“儿子,你说诸葛亮为什么会帮助刘备?”

“嗯,因为刘备找了他很多次。”

“说得很对,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就是说只要我们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好了,已经讲完三个故事了,准备睡觉吧。”

“嗯嗯,好的,爸爸,你今天讲的故事都太有意思了,都是你拿的书上的吗?那我明天自己看吧。”

老李听后,老脸不自觉一阵抽搐,既欣慰又心累。欣慰的是儿子喜欢读伍智老师的《伍老师讲历史》,是件好事。心累的是,又得重新再找故事了,但是想找到这么好的故事,很难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