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阳气渐长,天气逐渐升温,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炎热的天气加之这几天吃多了煎炸的菜,绑头发时才发现额头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几口痘,表皮紧张光亮,鼓胀鼓胀的。有些懊恼满足了口腹之欲,忽略了身体的的平衡,琢磨着要煮些什么来排排火气。刚起了个念头,就听到了开门声,走出去看,是爸爸,手上拿着几包东西进门,看到我没等把口罩摘下来就说道:“XX啊,我买咗几包沙溪凉茶,下午煲来饮,这几天吃了那么多热气的东西,我口里边都生疮了”,说完把手上的沙溪凉茶放到桌上就去洗手了。
这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看着这几包沙溪凉茶,也不纠结买什么排火气了,放个三四包煲凉茶就能解决。突然想起来,往年也是这样,每到夏天来临,爸爸都会买凉茶回来煲,本身他就属于容易上火的体质,加上夏天本就炎热非常,家里煲上些凉茶,从外面回来喝上一杯杯凉茶正好可以清清热气。
说到中山,第一印象是孙中山,然后就是沙溪凉茶啦。应该大部分广东人,从小到大就被灌输感冒咳嗽、食饱不适、口舌生疮、牙龈出血、便秘都是上火导致的,对于这些情况没什么是一碗沙溪凉茶解决不了,如果有,就需要两碗,再不行就到凉茶铺喝最苦的凉茶,基本两三天就可以缓解。“感冒唔舒服咩,煲番几剂凉茶俾你饮就無事啦 。”记忆中老一辈的人都会这样,在我伤风感冒上火,不舒服时,家里人都会去煲一剂溪凉茶来给我喝,基本上喝了就能缓解,喝上几剂又能活蹦乱跳了。
沙溪凉茶的创始人,是中山沙溪塔园村人黄汇,出生于1861年,清光绪十年(1885)间,黄汇总结和整理出一条专医感冒、劳倦伤寒的验方,然后挂牌行医,自行采药和加工,用纸袋包装起来出售,包装上写有“沙溪伤寒圣茶,黄汇制造”的字样,当时人们称之为黄汇凉茶。黄汇开的小药铺解放后辗转成了中山县沙溪凉茶厂,在新世纪之初,药厂改制,起了一个药味十足的新名字“益和堂”。后人为纪念黄汇,就将此茶以他的故乡命名——沙溪凉茶。并且在2006年,国务院批准并公布沙溪凉茶等21家凉茶生产企业的18个品牌54个秘方及术语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属于属于岭南地区,河涌水网交错,风热暑湿,长年地火旺炽,水质性热,空气湿热,容易令人虚火上升,暑气郁结,中暑引起感冒。气候为亚热带气候,一年四季多雨而潮湿,湿浊寒凉之气容易侵袭机体,易损伤脾之阳气,寒湿困脾,因此很多刚来广东的人比较容易得胃肠病,住在广东的人身体中的火气也很难排出,容易上火长痘。就因为气候的差异,跟北方人爱喝烈酒一样,广东人爱喝凉茶。煲沙溪凉茶一般是需要加一撮米的,米性温去凉。在炎炎夏季,饮上一碗沙溪凉茶,祛湿驱暑。
沙溪凉茶不似王老吉那般入口清甜,它不是茶饮,偏苦味。夏天本就阳气长,阴气渐弱,根据五行对应,心气渐强,肝气渐弱。心在味为苦,苦入心,苦味食物有利于调节机体阴阳。
小的时候喝沙溪凉茶,会觉得特别苦,每次难受要喝,总是百般不乐意,现在长大了再喝倒不觉得苦,接受良好。上大学后,远离家乡,来到南岭的另一面——湖南,妈妈担心我水土不服,生病难以买药,给我行李箱塞了不少常用药备用,其中就是沙溪凉茶,因为宿舍没地方煲,买的是沙溪凉茶的袋泡茶。饮食偏清淡的我,对于食堂连大白菜都放辣椒有的难以适应,磨合了两三个月,肠胃终于适应了些。有次跟宿舍的人去吃烧烤,吃完回来,出于习惯,吃了“热气”的烧烤,要喝杯凉茶来下下火才行。我对床看到我在泡袋泡茶,凑了过来,问我泡的什么,我说是凉茶,吃了烧烤喝凉茶不冒痘。她一听来兴趣了,问我要包来泡。看到泡出来的茶颜色偏深,她闻了闻味道看我喝了几口,犹疑道“这茶苦不苦的呀”,我回答说不苦呀,又不是煲的,就算是煲的也就一点点苦而已。她看我喝得痛快,就不再犹豫了。她抿了口,然后皱巴着脸,控诉说我骗了她,我失笑道我不觉得苦啊。可能这就像四川人给你说火锅不辣,一点都不辣,你吃一口就辣得拼命喝水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