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参加了本科室友的婚礼,全程见他都在忙,但最后还是没有让女方亲属满意。
婚礼是一个人极其重要的事,但几乎没有人能把它办得完美无瑕,总会有遗憾,总会有懊悔。也许也正因为这些不期而遇的意外,才让婚礼意义非凡。
事情的经过,我大致了解。
主要还是文化差异和缺乏沟通。
问题的矛盾点在于女方亲属觉得礼节不到位,对女方没有足够的重视。
婚礼结束,我也想了很多。
他们真的注重礼节吗?
如果是,那早早地就应该沟通好了,提前把所有细节都对上几遍。可是并没有。
那是什么导致的?
再三斟酌之后,个人觉得是女方家属没有感受到被重视。
所以才有了芥蒂,有了情绪,而这些都需要合理的理由,文化差异和缺乏沟通就成了替罪羊。
今天回单位上班。
堆积几天的工作,正让我焦头烂额,进来个小哥,推销干洗剂。
我没空理他,花姐是个自来熟,跟他还聊得挺欢快,可惜花姐之前已经买了一个,否则她可能就出手了。
最后,小哥带着遗憾,离开办公室,临走的时候,回头往里看了一眼。
恰巧我正目送他出门,我俩的眼神在空气中交汇,他礼貌的一笑,说了句“你真帅,我真羡慕你”。然后潇洒离去。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观念:对于别人的夸赞一定要谨小慎微,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情绪负担任何责任,他的夸赞不过是为了体现他是好人,跟你并没有关心。
年末了,总会找个理由聚聚,是传统,也是理所应当。
我们股室今晚聚餐,为今年画个圆满的句号。
聚餐的人除了办公室成员以外,还有几个乡镇的负责人。
餐桌上,大家把酒言欢。
带着领导旨意,我也跟每个人都敬了一杯。
带着醉意,草草收场。
吃饭只是活动的一部分,还有其他安排,而我并不感兴趣,便提前离开了。
到了宿舍,还没进门,就发现室友钥匙挂在门上。
心想,他定是喝多了。
出乎意料,抽出钥匙,推门进去,发现他正躺在床上玩手机。
我得意地将钥匙一亮,他的瞳孔瞬间放大。
他不是个粗心大意的人,钥匙出现在我手里难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