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地讲,塑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直到今天,塑料依然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放眼望去,塑料在人类生产、生活的五花八门处处可见,细有看不清的塑料丝线、粉沫和微球,粗有巨形塑料形板、衬条和复合管道。然而,随着卫生科学的发展,人们惊异地发现,过去十分倚重的塑料竟摇身一变成了人类健康的杀手。
首先,由于塑料的延展性不足,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一种名为“增塑剂”的粉沫状物质。这种物质的化学结构和气味与人体的性征物质—荷尔蒙近似。所以增塑剂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的性征并导致男性性功能异常,女性更年期提前,生育功能异常(实验证明:塑料污染即白色污染是男性胎儿的睾丸缺失和异位的直接原因)。其次,塑料在38℃以上温度下会释放毒素,在酒精、醋等介质中释放温度更低,量更大(塑料中的甲醛会直接伤害人的神经)。为此,专家呼吁:“让塑料远离人类食品!”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类就发现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它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时间长达六十多年,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于是就研制出了可降解的塑料,使塑料制品能在两个月后开始自然降解。随后发现降解后的塑料粉沫流入水体后竟成了鱼类的食物并最终进入了人的食物链(我们平时爱吃的带鱼是一种食肉鱼,其体内富含白色污染和农药残留,而且是致癌金属铅、汞、铬含量最高的鱼种。从卫生角度讲,带鱼已基本失去食用价值)。
据报道,鱼类误食塑料颗粒后致神经脉络阻塞,反映速度变慢而更易被天敌捕食。不难推测,人的神经脉络是不是也受到了塑料的污染呢?答案是肯定的。近年来,国民的医疗开支大增,医院人满为患,常见病例几乎都与神经退化,器官营养功能失调有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在人类的粪便中早已检出微塑料)。
另据最新报道: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用盐中也含有微量的塑料,再看我们的生活细节与塑料的密切程度:厨房用具有塑料水舀、水桶、水壶、油壶、佐料罐、油桶…,餐桌上有塑料碗、盘、勺子、筷子、吸管、饭铲、饭盒和各类酒器,就连旅途、上学用的饮料瓶罐大多也是塑料的,而塑料饭盒、暖水壶的危害则更是令人堪忧。
看来,让塑料远离人类食品之路还相当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