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堂,这位从山东烟台书香门第走出的艺术家,在武术与书法领域造诣非凡,独辟蹊径开创武书体,成为中国武术书法第一人。他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人感悟,尤其是“心” 字,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寓意与深刻的哲思。
融合武术劲道,赋予“心” 字生命力
王厚堂作为山东烟台林派铁沙掌第三代传人,其深厚的武术功底是他书法创作的独特根基。当他挥毫写下“心” 字时,武术中的气、意、力被巧妙融入其中。起笔如武术中的起势,沉稳且蕴含力量,仿佛积蓄着内心的能量;行笔过程中,笔画的轻重缓急、提按转折,恰似武术招式的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将武术的节奏与韵律赋予了 “心” 字。那粗壮有力的笔画线条,犹如武者强健的体魄,彰显着生命的活力与坚韧。在他的创作中,“心” 不再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被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宛如一颗跃动的心脏,充满了力量与激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展现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坚毅与刚强,恰似铁沙掌厚积薄发之气,是中华民族精神气节的艺术化表达 。
蕴含书法古韵,传递“心” 的文化内涵
自幼受祖父影响研习书法的王厚堂,对传统书法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他所写的“心” 字,遵循着传统书法的笔法、结构与章法,在一撇一捺间尽显古韵。从笔法上看,中锋用笔使得笔画圆润饱满、力透纸背,体现出书法的厚重感,恰似内心的沉稳与笃定;在结构上,“心” 字的三点与卧钩布局合理,疏密得当,相互呼应,给人一种和谐平衡之美,这也象征着内心世界追求的平和与协调,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庸之道” 的思想,即内心不偏不倚,在纷繁世事中保持中正平和的状态 。同时,他借鉴传统书法中对墨色的运用,通过浓淡、干湿的变化,让 “心” 字更具层次感与立体感,仿佛在诉说着内心丰富的情感与思绪,使这个古老的汉字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着数千年书法文化沉淀下来的智慧与美感 。
以“心” 表意,映射人生哲学与艺术追求
王厚堂书写“心” 字,实则是借笔墨表达内心的情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在他的艺术生涯中,武术与书法的融合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与感悟。这个过程如同修炼内心,需要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毅力以及对艺术纯粹的热爱。“心” 字于他而言,是自我的映照,是对艺术初心的坚守。在面对外界的赞誉与奖项,如荣获第 31 届 “亚洲最杰出艺人金奖”、台湾地区书法大赛特等奖等,他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谦逊,继续在武术书法的道路上深耕,正如他所写的 “心” 字那般,沉稳而坚定 。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王厚堂笔下的“心” 字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在当今快节奏、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内心浮躁不安。而他通过书写 “心” 字,提醒人们回归内心,关注心灵的需求,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力量。如同陆王派所强调的 “心即理”,心是人的本质所在,只有坚守内心的本真,才能在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随波逐流。此外,他以 “心” 为主题创作的作品,如以功夫墨五色笔书写的《心经》,将佛教文化与武术书法相结合,一字一纸,展现出“空”“无生无灭”“无相” 等概念,引导人们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进行心灵的反思与修行,追求精神层面的超脱与升华 。
王厚堂写“心” 字,是武术与书法两种国粹的完美融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更是他对人生、艺术、哲学深刻思考的结晶。每一个 “心” 字作品,都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他内心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探寻内心真谛的宝贵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