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是本人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小时候农村老家每年都种植两种葫芦科植物,分别是方瓜和葫芦。
方瓜,茎蔓生,呈五棱形,无刚刺。叶五角状心脏形。花冠裂片大,黄色,分雌雄。果长圆、扁圆等形,果面平滑或有瘤,老熟后有白粉,夏末秋初果实成熟,呈红黄、黄褐、红褐、黄白等各色。葫芦,藤蔓生,叶柄纤细,有和茎枝一样的毛被,叶片卵状心形,花朵的大小,果实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果有棒状、瓢状、海豚状、壶状等。
这两种植物幼时极其相似,我小的时候,有一年从开始育苗,就经常趴在苗芽上仔细观察,都是类似心形的叶子,叶面两面均被微柔毛,都长出长长的茎。父亲见我试图从一发芽就区分它们,便说“方瓜秧架也架不起来,葫芦秧不用架还爬得呜呜的(‘呜呜的’是方言,意思是爬得快。)”我不解其意,后来经过持续观察,我发现方瓜是拖秧植物,长大后会拖很长的秧,匍匐在地面上,即便附近有树木或者是高坡,也不会向上攀爬,而是紧贴着地面生长,因此一般栽在野外空旷的地方。而葫芦是攀爬植物,会顺着墙或者树木向上攀爬,爬上高高的墙头或者枝头再结葫芦,故多栽于墙角。为了验证父亲的话,我曾经把方瓜秧用绳子绑在树干上,但没过多久,方瓜秧的头又耷拉下来,匍匐于地面。
父亲的话让我懂了两点,第一,莫心急,等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看清本质。第二,事物本来的面目决定发展,即本质决定现象。
后来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还经常用这句话激励我,让我相信自己是葫芦秧,天资不差,更会努力向上攀爬。
今天看到街上有卖葫芦的,又想起了父亲的话,便将小时候的故事讲给女儿听。
女儿听后,眨巴眨巴机灵的大眼睛,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方瓜秧努力在地面延伸,是拓展了宽度,葫芦秧昂头向上攀爬,是拓宽了高度,就像学习的两个维度,如果能综合它们的优点,既向宽度拓展又向高度拉伸,就更好了。
女儿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少年的思维,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