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我们各自都是对自己有误解的人

这本书翻开了很多次,终于在早高峰的地铁里看到了最后一个句号,然后又终于被风扇呼呼的吹到了这里。

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厚朴》,或许因为我的人生就到这里而已,我们总是从书里面看见自己。

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又不愿意剥夺了大家的第一感受,部分原文放在文末,大家可以选择性阅读。

我想,我之所以对《厚朴》这一章更有感触大概是因为我也是这样在生活,不是作为厚朴,而是作为“我”。本质上我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对内,理想对外,所以看到用力生活的人,往往也很钦佩。

厚朴是一个不知道规则的人,所以他也没有标准,只是心里有这样一种渴望,然后就去做了,其实他的规则在被赋予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

世界就是这样矛盾,以为毫无包袱的人,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反而是那个下定决心要按照规矩运行的人,对打破规矩有着最强烈的渴望,我个人来说就时常活在这种纠结中,以至于常常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在接近自己,其实不过是我想象中的自己。事实上我没有找到自己,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如此慌乱,偏偏又不想叫人瞧了出来,只好假装已经找到了自己,停下了寻找的步伐。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许多人,遇见朋友,遇见爱人,难的是遇见自己。


▶看到活的这么用力的人,我总会不舒服,仿佛对方在时时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

▶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厚朴大约也是这样的小孩,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因为干净到甚至不知道应该要去判断和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时宜。

▶我不知道他哪句是真话,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会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

▶他以为他现在到达的,是整个世界的入口;他以为再走进去,就是无限宽广的可能;他以为正在和他对话的,已经是整个世界。

▶要训练自己和真实的世界相处。

▶我没有直接反驳他,也许,我也在隐隐约约期待着,有人真可以用务虚的方式,活出我想象之外更好的人生。

▶这么努力追求所谓青春的人,意义在哪?

▶而我们各自都是对自己有误解的人:他以为自己做着摧毁一切规矩的事情,但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我以为自己战战兢兢的以活在规矩里为生活方式,但其实却对规矩有着彻底摧毁的欲望。

▶北京的确是个彻底的地方。挑战是直接的,梦想是直接的,在这个地方,要做的事情动辄都是“国家级别”,这里的人,谈论的经常是如何改变世界,而这些事情不是谈论完就随风散了,确实有的事就这样实实在在的在发生。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和荷尔蒙相互催化,给人带来“世界确实无限展开”的那种眩晕感。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大量想战天斗地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群里发了好多天的"师带徒"协议考核表,在自然的拖延症下今天开始动笔了,有一栏是写自我鉴定的,我写到自己参加工作以来...
    郭伦良阅读 324评论 0 0
  • 上一篇读书笔记里面讲到,郑庄公继承人没选好,导致了后来郑国的动乱,本篇读书笔记就说一说这些“继承者们”。 胸有抱负...
    probuspuer阅读 1,889评论 0 0
  • 小时候酷爱玩吉他,那时中国文化市场还不繁荣,音乐学院都没有开设吉他专业,社会上更没有吉他培训班,只能一个人摸索着练...
    渴死之水阅读 2,295评论 11 16
  • 预热 在说AOP之前先来说说java最经典的OOP(面向对象编程),我们通过面向对象的封装思想把同一类事物的...
    LaxusJ阅读 946评论 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