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翻开了很多次,终于在早高峰的地铁里看到了最后一个句号,然后又终于被风扇呼呼的吹到了这里。
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的一章是《厚朴》,或许因为我的人生就到这里而已,我们总是从书里面看见自己。
有很多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又不愿意剥夺了大家的第一感受,部分原文放在文末,大家可以选择性阅读。
我想,我之所以对《厚朴》这一章更有感触大概是因为我也是这样在生活,不是作为厚朴,而是作为“我”。本质上我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悲观对内,理想对外,所以看到用力生活的人,往往也很钦佩。
厚朴是一个不知道规则的人,所以他也没有标准,只是心里有这样一种渴望,然后就去做了,其实他的规则在被赋予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
世界就是这样矛盾,以为毫无包袱的人,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反而是那个下定决心要按照规矩运行的人,对打破规矩有着最强烈的渴望,我个人来说就时常活在这种纠结中,以至于常常做出匪夷所思的决定。
之前我一直以为,我在接近自己,其实不过是我想象中的自己。事实上我没有找到自己,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上活得如此慌乱,偏偏又不想叫人瞧了出来,只好假装已经找到了自己,停下了寻找的步伐。
我们这一生会遇见许多人,遇见朋友,遇见爱人,难的是遇见自己。
▶看到活的这么用力的人,我总会不舒服,仿佛对方在时时提醒我要思考如何生活。
▶不清楚真实的标准时,越用力就越让人觉得可笑。厚朴大约也是这样的小孩,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因为干净到甚至不知道应该要去判断和思考自己是否适合时宜。
▶我不知道他哪句是真话,生存现实和自我期待的差距太大,容易让人会开发出不同的想象来安放自己。
▶他以为他现在到达的,是整个世界的入口;他以为再走进去,就是无限宽广的可能;他以为正在和他对话的,已经是整个世界。
▶要训练自己和真实的世界相处。
▶我没有直接反驳他,也许,我也在隐隐约约期待着,有人真可以用务虚的方式,活出我想象之外更好的人生。
▶这么努力追求所谓青春的人,意义在哪?
▶而我们各自都是对自己有误解的人:他以为自己做着摧毁一切规矩的事情,但其实一直活在规矩里。我以为自己战战兢兢的以活在规矩里为生活方式,但其实却对规矩有着彻底摧毁的欲望。
▶北京的确是个彻底的地方。挑战是直接的,梦想是直接的,在这个地方,要做的事情动辄都是“国家级别”,这里的人,谈论的经常是如何改变世界,而这些事情不是谈论完就随风散了,确实有的事就这样实实在在的在发生。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和荷尔蒙相互催化,给人带来“世界确实无限展开”的那种眩晕感。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大量想战天斗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