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肺炎传染的口罩可以分为两类:
1.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无法防霾。佩戴方法:首先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最后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2.N95型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N95型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
相比较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密闭更好。在选用N95型口罩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口罩。
如何佩戴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普通棉布口罩:普通棉布口罩材质可能为棉布、纱布、毛线、帆布及绒等,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感染目的。
所以,一次性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都可以起到降低感染风险的作用,必须选择这两种口罩。
如果是去一般的露天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可以选择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但如果会接触疑似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则要佩戴N95型口罩。
为了防止感染,有些人可能一天到晚都戴着医用口罩,但这样会使鼻粘膜变得脆弱,失去鼻腔的原有生理功能,降低抵抗力。因此,在人口密度不高、较通风的场所,可以不用佩戴口罩。
需要提醒的是,任何类型的口罩,防护的效果都是有时效的,必须定期更换,建议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若口罩被污染,应第一时间更换。
医用口罩不用时折好放在自封袋保存,不建议口罩摘下来直接塞口袋里或包里,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一定要叠好放入清洁的自封袋中,并且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