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啊,月亮上住着嫦娥,在一座很大的宫殿里,宫殿外有一棵很大的树,树下面有一只玉兔,不知疲倦地捣着药臼”。
小的时候,每当大人们说起月亮的传说,孩提时代的我,好奇心立马被吊得很高,接着便瞪大了小眼睛,努力朝着月亮的方向望去,一个大圆盘就那么悬空挂在天上,散发出土黄色的光亮,在眼睛的开合之间忽明忽暗。
但是却真的可以发现大人没有说谎的,如果一直不偷懒地盯着,便会沉浸其中。隐隐约约地就仿佛看到了月亮山的宫殿,占据了挺大面积的黑色阴影,继而就看得到耸立在一旁的大树,就连树下的兔子形象也愈发清晰了起来,但嫦娥是一直见不得,想来是天色已晚,早已睡下了。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经典的旋律总是会时不时地还在耳畔想起,就像那昨天的故事仍在发生,又或者今天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今天,之所以区别于昨天,恰恰是因为昨天的感受,依然在我们心中”,电视剧里的这句开幕台词,小时候一直不太懂,总觉有些拗口,现在想来,忽然之间好像又明白了些什么。
小学时期,读过带有插画的《唐诗三百首》,其中有看到关于嫦娥的诗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抛开诗句不说,当时一眼便被插画中的嫦娥给吸引住了,一袭白衣飘飘,肌肤胜雪,漆黑的头发挽了发髻盘在头上,脸颊的腮红显出一丝娇羞,纤纤玉手轻抚脸畔,温润的目光朝着远方。目光所致,应是那碧海青天吧。
嫦娥奔月的神话很早就听大人说过,说是嫦娥为了防止后羿飞天的灵药被歹人抢了去,自己将药吃了下去,便飞向了月宫成了仙。但天凡相隔,因此再也没法与后羿团聚,每天只能对着满天星辰与冰冷的月宫, “嫦娥应悔偷灵药”这一句便应运而生,流芳千古。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也有过关于嫦娥的描写,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嫦娥嫁给了后羿之后,虽然说平日里都有仆从侍候着,但日子过得却是平淡至极,最重要的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只能靠打猎为食,时间一久,周边活物已所剩无几,吃的也是越来越差。终于有一天后羿打猎回到家,发现家中已无妻子,原来嫦娥偷食了灵药,已然飞升成仙,想来耐心已是被生活消磨殆尽,才如此这般。紧接着便是后羿夺门而出,说是去寻找当初赐药的那老道了,至于有没有寻到,都未可知。爱情经得起苦难,却经不起平淡,多么讽刺,不同的环境人之性情也是不尽相同的,又孰对孰错呢?
昨晚路上看到一个年轻的母亲俯身对着婴儿车里的孩子,用手指向了当空的皓月,轻声说了些什么。我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刚好农历十五,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一轮淡黄色的圆月安静地悬挂在空中,几朵浮云在周边簇拥着,被映照得很是光彩。突然好想知道她对孩子说了什么悄悄话。
科技的进步,让月亮的神秘面纱一层层被揭开,随着人类登上了月球,人们知道了月亮上并没有月宫,嫦娥也随之湮灭,神话也变得更加抽象起来。童年的种种好奇与向往也终于是有了解释,变得不再有期待。
走在安静的小路上,月亮它跟着我的步伐也有节奏的走着,一步也没有落下。一阵风吹来,周遭的树叶便哗哗作响,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年纪,月下听大人们讲诉着有关月亮的传说。
“传说啊,月亮上住着嫦娥,在一座很大的宫殿里,宫殿外有一颗很大的树,树下面有一只玉兔,不知疲倦地捣着药臼”。我以后的孩子,我想我还得要给你讲一讲这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