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从同学到同事,我们曾经结交了多少朋友,曾经情同手足的友谊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让我们心潮澎湃了整个青春。
当沧桑的岁月带走了曾经的激情,当平淡的生活充斥了现实的当下,曾经的朋友变成了现在的朋友圈。除了逢年过节一个转发的表情,就是平日里朋友圈的点赞了。
这究竟是怎么了?我们都习惯于在虚拟的世界里感知曾经的朋友的存在,却疏于一句悲欢冷暖的问候,更无意现实生活中一次惬意的把酒言欢。
细细想来,当时的朋友,或同学或同事,当时大家都有着相似的境遇,相同的利益需求,或同窗求学,或同仁共事。然事过境迁,大家渐行渐远的生活轨迹,再也找不到彼此生命的交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同学之间刚毕业的时候还保持联系,慢慢地时间越久联系越少。而那些少数能够保持经常联系的同学定然是存在着某些共同的需求和利益的交点。同事之间也都是如此,共做同事的时候尚能联系,一旦离开同一家公司,少了利益的交点,大多也慢慢不再联系了。
无论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差别,还是工作行业和知识的不同,都会导致兴趣爱好和关注点的迥然相异,相互之间利益差别大了,自然就少了共同的语言和交往的需求。
由此,我终于认识到人际交往的核心就是利益的交换。当彼此可供交换的利益悬殊时,或者说没有利益的交点了,人际交往也就变少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你可能觉得这太过于功利化,而实际上这种利益的外延非常广泛,它既包括学习上能够提供的帮助和工作中能够提供的支持,也包括付出身体力行的行动和金钱财富的给予;它既包括交流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拥有充足的时间去相互陪伴,也包括令人仰望的艺术的熏陶和令人心情愉悦的风趣的谈吐。总之,能给对方提供任何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都是利益的范畴。
人们愿意与之交往,就是能够从之获得利益。如果没有任何可供对方消费的利益,那么关系淡漠疏于联系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交往缺乏了利益的驱动,久而久之密切的关系也就难以为继了。
所以不必慨叹世态的炎凉和人情的淡漠,即使是亲人之间也大抵逃不出这个利益的怪圈,唯一不同的是彼此利益交换的悬殊程度跟其他人不同而已。利益的交换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会因为你意识到它的存在与否而消失。
如果我们想要保持或者密切与朋友的长期交往,能够做的就是找到或者提高自己对其他人的利益价值,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价值的时候,两个人利益的交点就连接了两个朋友之间的联系。交点越多,交往也就越多,关系也就越密切。
当你发现曾经的朋友越来越少联系时,扪心自问,你是否依然可以为他们提供任何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利益。
你越拥有利益,你就越拥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