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这是现代社会每天拿起手机的不可或缺的操作之一。毕竟它已经和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付款要微信扫码,有事找你会给你发微信,了解朋友的近况刷刷微信。
我观察过身边一些朋友处理微信信息的方式。登登。信息来了。滑动屏幕便可直接查看信息——他的微信是长期在线的。这条信息对他来说也许是重要,也许只是来自某个人的闲聊,甚至只是群聊里一条与自己完全无关的表情。看到“发现”右上角的红点,知道朋友发动态了或者给自己点赞了,便习惯性地点开看看。
事实上,这种查看信息的方式从一天来看是很低效的。比如发一条朋友圈,有人点赞。无论几个人点赞,只要看到了,便点开看看。比如有十个人,陆续点赞,那么他是有理由十次点开查看“发现”的。这样造成的结果不过是碎片时间的浪费。
作为一个注重效率的人,我不想把过多时间花在刷微信上。有重要的事情,可以打我电话。再者看微信的频率,一天之内,我会控制在五次以内。把消息列表刷一遍,把朋友圈的更新和点赞看一遍。我觉得这五次是完全足够的。
如前文所言,真正对你有用,与你相关的信息其实并不多——这里排除那些把微信作为和客户交流的工具的服务行业的人员。微信群里的信息也好,公众号的推送的文章也好,甚至包括朋友圈里朋友分享的文章,这些你是不需要一一阅读的。一来,你没有时间;二来,就算你一一读了,于你而言又有什么实质的收获呢。无非是头脑中又堆积了一些零碎冗杂的信息罢了。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社会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抖音、微信、全息技术等等,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正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并非每一项新技术都适合每一个人。人有思考的权利,有选择的权利的。并不是一味接受,照单全收便是顺应时代,与时俱进,就能充分享受技术给予我们的便利。技术的目的是服务人类。如果我们的生活反而被技术束缚,那么这技术本身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