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闯私宅觉正常乃不懂隐私权!
作者 坚守良知
为维修屋顶的射灯,未经业主知晓并同意,重庆沙坪坝区阳光水城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雇佣的工人擅自进入该小区业主李先生家阳台,业主回家发现后,进入人员和物管均觉得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业主却不这样认为,但到底哪点不正常,似乎也说不明白。
虽然该施工人员只是在李先生家阳台作业,还未进入室内,但阳台是私宅一部分,且阳台窗户未锁,似乎已经侵入公民的住宅了。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侵权责任法也禁止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若有违反,刑法还设置了相应的惩罚条款,规定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由此可见,私宅不是公安场所,可来去自由,而是一种隐私权。
之所以该物管及施工人员敢于擅自进入李先生的阳台,应该说,并非猖狂之举,而是权利意识的淡薄,甚至可能不懂这一隐私权。所以,才会在业主回家后竟然征求意见:可否从其家门出去。其实,不光是以上人员对公民隐私权概念的淡漠,可能还有很多公民并未弄清自己的隐私权到底有哪些,于是,不仅自己隐私权难保,还会不经意间就侵犯了他人隐私权。
公民到底有哪些隐私权?个人姓名、肖像、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住宅、收入和财产、亲属等社会关系、夫妻性生活乃至婚外等,都属公民隐私权。可是,有的人不以为然,对别人的纠纷、桃色新闻津津乐道,随意传播。殊不知,这已涉嫌构成对他人的侵权行为。即使是犯罪嫌疑人或已被定罪的人,其隐私权仍均不容侵犯。
若隐私权被侵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公民乃至一个家庭的声誉,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和妇女等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者来说,隐私权的侵害,将导致其一生都蒙上阴影,轻则精神创伤,重则精神失常、自残甚至自杀身亡。要是有人不信,可以试试隐私权被侵犯的杀伤力。
隐私权关乎一个公民的人格尊严,维护隐私权就是公民之间的相互尊重。一旦相互侵害,那么,人际关系将处于仇恨、矛盾、冲突状态,人身财产安全也难以保障。既然宪法和法律赋予了公民隐私权,谁愿意与容许暴露自己的隐私内容?因此,公民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隐私权有哪些,然后要自觉履行不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义务,一旦自身权利受害,立即寻求法律救济,追究侵权者责任,捍卫自身隐私权。
收藏于 2013-04-12(创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