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希腊那个拥有众多神人的地方和近一些的尼采.弗洛伊德等大师级的人物已经把心理学提高到了哲学的高度——研究人的哲学。他们开始关注人本身,而不再苦思冥想那些在凡人的意识里本就该以讳莫如深的态度区别对待的带有神灵性质的语言。这就像中央电视台多年前就开始逐步转变刻板的播报形式,不仅仅成天的吹牛了,也要给人民大众一个露脸的机会。
很可惜我没仔细全面阅读过以上人物的著作,我所思所想所说的话也就谈不上什么高度,但既然它是研究人的哲学,而课本里又告诉了我们哲学无处不在,那么我接下来所写下的观点也就不能说是不自量力的了。
我们谈心理学,就要先来确定一下是谁的心理,谁产生的心理。咱们由小即大,逐步的来缩小范围。世界是由物质和精神相结合而产生的,我们由物质去表现精神,精神又反过来去确认物质,人类是这两者结合的得意之作,那么花花草草,河流山川这些本质上区别于我们的存在该怎么定义呢,我思考不出来确切答案,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定义,实在是相当于猜测上帝,盘古,女娲娘娘们的意图,在达到可以温饱思淫欲的条件后我们再来好好利用无所事事的脑细胞来思考这些吧。在人类的眼睛传达的信号中,花草树木,流水石头,以及各种无意识的物种,它们更倾向于纯粹的物质表现,也许只是因为人类的意识太过凌驾于它们的意识所以我们可以去抵消和忽略它们的意识,也有可能因为我的精神不能与之精神相通,无法交流沟通,产生不了了解认同。人类的语言也不是同一的,更何况万物呢。但不得不说,人类毋庸置疑的是靠着这些所谓无意识的物种们使自己的皮囊鼓起来,更用它们来支持人类文明发展的消耗。万物的形态变幻又给人以想象力,让起先四脚着地的人类祖先们被动或主动的纳闷,怀疑,郁闷,恍然大悟。使得原先只主要负责产生饥饿信息的脑细胞活跃起来,人类有了更多的欲望,觉得与众不同了,傲娇了,从此在其他动物们议论纷纷中诧异的眼神里晃悠悠的开始直立行走。另一方面万物们在影响了人的思考之后理所当然的要继续影响人类的哲学艺术宗教的发展,我们格物致知,拿万物来做语言文章措辞里的比喻,讲出一些惊世骇俗的词语,令无知的人惊诧折服,另一些人则用鬼神来搪塞超出人类认知范围的自然现象。这些影响伟大思想者表达能力的力量,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这东西我们来做个比喻吧,她在纯粹物质中产生再传递时,在纯粹物质与人类的距离间就像一束光一瞬间的雷电一样类似的形态,你无法捕捉揣摩她,那时的她就是所谓的纯粹的精神,多么有趣,人类眼睛里毫无生命力的呆木头烂石头却产生出让猴子变成人类让野蛮变成文明的纯粹精神。那么可不可以这样认为呢,一个成功伟大的思想者,与常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与万物的沟通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越大,那么万物传递给我们的灵感就越多,我们的脑细胞就更活跃,产生思想,产生各种情绪,进入怀疑,茫然,顿然醒悟,与万物的沟通更相近了,与产生纯粹精神的纯粹物质更相近了。
除了人类的自然万物们当然并不都是这样定义的,除了纯粹的物质,还有部分介于精神和物质两者间的物种,人类称它们为动物。比如猫狗,它们有意识,有思想,有时也会闹情绪,它们与人类的区别仅仅是精神的高度。它们没有语言,确切的说应该是没有能和人类直接沟通的语言,我们从动物的肢体表现来揣摩它们的心理意识,千百年来动物驯服于人类,但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真正的走进动物们的世界,虽然我们都看过许多集的《动物世界》,就算是赵忠祥爷爷,也没法跟猫儿狗儿们汪汪喵喵的直接对话。我们始终都掌握不了动物的心理特征,这不是因为物种原因,也不是个体与个体的差别。只是我们大多情况下可以推己及人,但永远也不能推己及狗。
我们终于说到了研究心理的最基本方法——推己及人。就像我刚开始说的那样,我没有刻意阅读过如何研究心理学的理论结论性的东西,但心理学做为哲学的一个分枝它也无处不在,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即使你身边没有人,也可以自我剖析,不想自我剖析,眼睛还是要看到万物,耳朵也会听到万物,如果实在遗憾,这两个感官生了病,不能有效的接收万物所散发出的信息,也还有呼吸能够做接收器,呼吸是这个星球作为一个生命体最基本的条件,我们需要消耗氧,也就不能没有呼吸。我们都是能力不一的信号接收器。万物铺陈为世界,花花绿绿,斑斓无际。你我是其中一份子,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接收传递并生产着纯粹的精神,心理即精神。
以上对无意识的植物和有意识的动物的解释,是意图将人类心理的独特区别开来,让它们既是单独的个体,又有着彼此间的联系,类似食物链。下面才能顺畅深入的再进行。进行到这里我已经失去耐心了,我尽量不去想我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写,没有作业,不然百度复制粘贴会帮助我完成像作业这样完全可以敷衍的事情。况且老师您也不一定会看遍每个人的本子。我只是顺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脑子。但我发觉我总是在讲概念性的东西,围绕着某个虚空无实的概念在跑圈。出现问题,然后深入发掘它的答案,我们只顾着深入深入,期望事情的本质,无奈的是如果过分追求事情的深度,不能同步的扩大它的口径范围,也就是思维的发散,那么我们挖的越深,洞口的光明也就越恍惚。
现在来开始讲人的心理,人的心理也就相当于人的精神。心理只是一个学术名词,我比较喜欢用他的大名精神。我不由得开始默默回忆我能记起的人物事件,我希望在他们身上能够找到支持我观点的素材。我们记忆里的影像大多数是动态的,一段段难忘事件的动态,记忆好的像素可能更高些,达到1080p超清,记忆差点的只能达到480p高清或270p标清。不管清晰度如何,我们的精神世界,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三个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会很脆弱的观,前面已经说过,我们都在有意无意的接收传递并生产着纯粹的精神,这是那些专家们矫情的专业说法,其实就是大家无时无刻的不在进行着交流,语言,眼神,肢体动作。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语言眼神肢体动作这些外在表现上进而发挥我们推己及人式的方法,来主动获取他人的信息,也就是心理精神的状态,当然推测的准确度取决于个人经验。讲到这里好像终于联系上了咱们的课堂。咱不是学习过通过微表情式来判断心理吗。我们获取他人的心理信息,他人也在不断获取我们的精神信息,我们彼此影响,应该说是万物都在彼此影响。我觉得心理是个相当复杂的东西,它和自然万物相联系,而自然万物又都存有各自的变化,人类文明的发展,地球环境的变化,物种的灭绝,多样性的减少,此时此刻,彼时彼刻,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变幻,这些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我相信心理学这件东西可以对人的某个阶段进行特征性的概述。但它绝不可能也不允许对人进行全面的定义,因为这世界上还有未知的神。历史阶段中的每一代人都有着不一样的观念,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也有不同,我们靠物质来滋养精神灵感,然后反过来改善物质,从而得到不一样的滋养,反反复复,历史就滚动起来了。人应该保持一个自由融合的状态去了解心理学,心理学没有尽头,自然万物都处在变幻中。心理学即猜测,加以经验的证明,行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