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年代大戏《那年花开月正圆》热播,好评不断。以泾阳吴家东院为史实依据,讲述陕西一代女首富的励志传奇经历。作为半个泾阳人,我也集集不差的看了这个剧。一开始出场的主角除了女主周莹古灵精怪,江湖气息浓厚有看点以外。吴家和沈家两大经商家族的对比也让人久久回味。
吴家,有背景有靠山,朝中有人,垄断军需,在泾阳的生意场稳坐第一。沈家,白手起家,凭借自身拼搏稳坐第二。而我觉得沈家和吴家差的不仅仅是这些,更多的是其他。
第一,经商文化。周莹提出用杜鹃花叶子替代血谒来降低药品成本时,管家一类人都纷纷点头觉得可。可吴蔚文确大发雷霆,给周莹上了深刻的一课,指着关二爷画像旁边的“诚信”二字,慷慨激昂的讲着吴家做生意的原则。正像吴聘给周莹讲的“骗人只能挣小钱,不骗人才能挣大钱”那样。吴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业界第一,靠的是诚信,靠的是质优价实。而反观沈家,一开始沈月生就用低于成本的价来逼吴家亏损,打价格战恶性竞争,下一步便计划虚假宣传,离间沈家和朝廷的关系。虽然这一系列的计划没有得逞,月生也失去了性命。这也折射出沈家做生意不够光明磊落。正这是现代企业发展都有明确企业文化的原因吧,一个没有正确理性观念的企业,终将被时代淘汰,也是很多暴发户富不过三代的原因之一吧。
第二,家庭教育。那时的经商大多以大家族为准,家族经商也就把亲情、裙带关系和生意扯上了关系。那年轻一辈的教育也就和家族生意息息相关了。吴家,吴蔚文严厉理性,吴母慈祥善良,教育出来的吴聘,正义,有文化,有持家本领,虽然善良的有些过头,但整体来说绝对是一个正面人物,值得人尊重。面对几次欺骗他的周莹,没有生气没有报复,有的只是理解帮助,也就是这样的他同样赢来了周莹的真诚相待。再看沈家,沈月生,城府太深,做生意手段极端。沈星移,更是溺爱下长不大的孩子。在外花天酒地,在家嚣张跋扈,动不动就打骂丫头。面对家里的长辈就一味的撒娇胡搅蛮缠。活脱脱一个惯坏的孩子。这都归因于家族长辈没有正确的教育,而是没底线的惯养。甚至出手差点打死吴聘时依旧觉得是别人的错。和吴聘一比,就行成了鲜明的对比。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正直善良的为人处事,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会落伍。做生意最终还是做人。人做好了,什么都会好起来的。做人有底线,像周莹就算小打小闹,骗财骗人,但从未干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在吴家人的帮助下,渐渐成长,成为一代女富商。而明礼却没有底线,虽然是被压迫,但干尽坏事,最终害人害己。
余生那么长,做人要善良。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