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脑海里却还在反复播放白天的糟糕画面。
被领导批评,和同事起争执,与伴侣闹矛盾……
仅仅一晚,就将过去的痛苦嚼了无数个来回,最终彻夜辗转难眠,内心更加煎熬。
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反刍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会有不顺心的事,过不去的心结。
但一直揪着过去反复咀嚼,无异于往以前的伤口上撒盐,自己折磨自己。
作家刘墉,讲过一个工程师老朱的故事。
老朱是行业里的扛把子,对公司生产的机械设备,向来很自信。
一次,他向买方介绍产品时,突然被对方打断:别吹了,我听说你们的机器会爆炸。
老朱听了,赶紧澄清说,这肯定是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怎么能信呢?
对方却不听解释,不待老朱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本来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个恶意揣测,过段时间自会消失。
可老朱却坐立不安,他一会儿揣测是谁在背后捣乱,一会儿又气恼客户的态度。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无心工作。
他反复咀嚼客户的话,越想越气,情绪也变得愈发暴躁,最终在工作中出了一次重大失误,被扣除了当月工资。
这时他才醒悟,自己的耿耿于怀,不仅没用,反而带来痛苦。
于是他彻底放下此事,让内心逐渐回复了平静,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
巴尔扎克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有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煎熬,就是被过去困住了。
总是咀嚼伤痛,人就跳不出回忆的牢笼;和过往纠缠不休,也只会让自己受尽委屈。
事情发生了,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事过翻篇,能忘则忘。
别让过去的事来扰乱你的心绪,将糟糕的回忆及时斩断。
戒掉反刍思维,凡事向前看,一直往前走,才能活得轻松,过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