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32年一开年的正月初,晋军吃完年夜饭就全军出动,向东而来。据《左传》记载,晋军此次的进军方案先是向卫国借路,遭到卫国拒绝后,返回,向南到黄河,坐船顺流而下才进入中原战区的。
我也知道一再提到地理问题,会让对地理不太熟悉的朋友打瞌睡,但实在没办法,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历史故事,必然会牵涉到中国的地理问题。
我尽量说的简单点,如果晋军从山西向东去找位于河南北部、黄河以北的卫国借路,那就可以肯定,晋军先走的是太行八陉之中,峡谷最深的白陉,也就是从现在的山西晋城市陵川县到河南新乡市辉县这一段山路。
穿过卫国,经曹国,抵达商丘,这是前往救援宋国最合理的一条路线。
可惜卫国不肯借路,一来因为他已经投靠了楚国,二来也怪晋国自己名声不好,假虞灭虢这种招数实在太狠,如今晋人又来借路,卫成公难免心里打鼓:“你姬重耳不会是要学你爹,把我也当作虞国傻子了吧。”
虽然晋文公给了他机会,先把他当做可以挽救的对象,卫成公也只能拒绝了。晋文公没办法,只好向南到自己在河南的根据地阳樊,从这里坐船顺黄河向东,进攻卫、曹二国。
既然给脸不要脸,那正好,可以报复当年卫文公不肯接待自己的仇了,就因为卫文公的鄙视,自己差点没饿死在卫国。就算我不搞假虞灭虢的阴招,正大光明的打,你卫国也不是对手。
黄河水急,顺流船快,不过几天后的正月初九,晋军就穿插到了卫国的腹地,当年晋文公一行要饭的卫国五鹿地区,现在的河南濮阳县南,晋军没费吹灰之力攻占五鹿,锲入曹卫之间的结合部。
这里已经是河南与山东的交界处了,向东南不到一百公里就是曹国,现在的山东菏泽市。攻占曹国,再向南一百多公里,就是此次晋军要救援的宋国国都商丘。
晋军把五鹿当作这次东征的前进基地,在这里囤积军需物资,准备再接再厉降伏卫国攻打曹国。在这期间晋文公向齐昭公发出照会,请他到附近来见一面,得给齐国打打气。
仅战斗部队就接近四万的晋军全力救援宋国,正在犹豫不决的齐昭公终于有了主心骨,这可是一支比自己老子当年的齐军还要强大的军队,齐国有希望了,中原有希望了。他当即出发,来和晋文公共商中原的安保大局。
卫成公一看,齐国站到了晋国一边,而且晋军已经深入自己卫国腹地,势不可挡,也动了改换阵营的心思。
以晋国之强和齐宋联盟,恐怕连楚国也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自己夹在晋、齐、宋三国包围下,就算楚国想救自己也根本够不到。他赶紧派出使节来见晋文公,希望能参加晋、齐二国的会盟。
可惜,已经晚了。前几天我给你机会你不要,现在打到你眼皮子底下了,才想起来要当墙头草,哪边顺风就往哪边倒,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儿。晋文公断然拒绝了卫国的请求。
此时的卫国全国上下已经是人心惶惶了,晋国的强大与强硬态度,是他们始料未及的,本来以为投靠楚国就安全了,现在看来晋、楚之间的较量,结果还很难预料。
不管楚国能不能击败晋国,自己现在被晋、齐二大强国包围的眼前亏是吃定了,为了继续向南抗击楚国,晋齐二国很有可能会先解决自己卫国这个后顾之忧,至于怎么解决,那可就是人家的事了,灭国,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落到如今的下场,要怪就得怪卫成公政治水平太差,在局势还不明朗的时候,就急吼吼的站了楚国的队,现在怎么办。
其实还真别说,中国春秋时代人民的政治自主权还是很高的。我们一般熟悉的、老师在历史政治课上说的、万恶的封建独裁专制制度,在当时可没有市场。
比如现在的卫国国人,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先前的外交政策出了偏差,那就得追责,亲附楚国的决定是卫成公作的,那责任就是他的没跑。
卫国国人自发的组织起来,拉起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反对国君卖国,维护王室正统”的标语,走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游行,要求卫成公下台。
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卫国元老元咺(读选)和一帮贵族大夫,这下卫成公没戏了,彻底成了孤家寡人,被迫宣布下野,伤心欲绝的离开国都,去了卫国襄牛隐居。
他走前嘱托元咺辅佐弟弟叔武摄政,二人立即改弦更张,执行亲善晋国的新国策,以此来向晋文公认错,卫国这才得到晋文公的原谅。
不幸的卫成公,当初决定投靠楚国时,卫国参与决策的贵族们都是投了赞成票的,现在形势起了变化,为了讨好晋国,这帮白眼狼就把自己当做替罪羊给驱逐了。唉,那时候的一国之君可真不好当啊,背个黑锅什么的,那是家常便饭。
不过,在这次晋楚相争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的命运受到影响,卫成公还不是最冤的,下面这位才是真正的千古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