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有一种简便的节俭的合理的愉快的结婚仪式呢?这件事需要未婚者来细想一下,已婚者就不必多费心了。
梁实秋先生在《结婚典礼》篇向未婚者诚心发问。
据梁先生的描述,20世纪的婚礼,犹如一场戏中戏,这场戏剧决不可潦草,何为潦草,不请宾客胡吃乱叫。
先有证婚人致词,两旁各站一个介绍人,而后新郎做出苦态以彰显身份,新娘以超慢速向前移动,紧接着便是男女主角接受“腊八粥”的洗礼,客人们对新娘毫不客气地嬉闹,美名其曰“撑场面”。
而这出戏,主角疲累,客人喝醉,车夫腿跑废,就为的一个不潦草。
到了现代,这类戏码似乎完整的保留了“精髓”。
主人家通常几个月前便开始筹备,邀请亲朋好友上司同事,宾客名单有数页之多,摆上个十几大桌,好不热闹;四处借车或是租车,租好车,一排奔驰或宝马,显得富,特别富,听说有人靠租豪车走向了人生巅峰;彩礼箱子塞的满满的,即便有不想大规模宴请的,也要考虑自己掏出去的彩礼,不请可不是亏大了。
接着一番主持人或幽默哄得客人大笑,或深情赚得几滴泪水,各种前戏做完了,新郎新娘手挽手心连心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向大舞台,又是一场惯有的雷同的保证词,该走的仪式走过,宾客们大吃特吃,结婚典礼就此结束。
最大的区别大概在于闹新娘变成了闹伴娘。
筹备数月之久大抵是不算简便了;若说节俭,租车礼服摄像主持加上一二十包桌也是挺费钱了,当然别算彩礼钱;两个人的事上百人参与,也是不合理的吧;说到愉悦,据多位已婚人士称,婚礼前心累,婚礼后身累,婚礼中紧张,哪个都不与愉悦沾边……
婚礼是种仪式,这场耗时耗力耗财的仪式提醒两个相爱的人,你们或许要改变相处模式了,相爱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
这场仪式其实只要一件事就可以达到梁先生的要求:尽可能的少请宾客。
结婚仪式,有至亲好友就可以了,其他人一条朋友圈就能解决,“其他人”参加婚礼要么被逼凑份子,要么闲着凑热闹,没几个真正因为你结婚幸福而快乐,如此一来,婚前工作量大幅减少,够简便;少了大量包桌和婚车,够节俭;两个人的事衍生为两个家庭的事,很合理;不需跑来跑去应酬敬酒,超轻松,很愉悦。
不请宾客大约是最完美的答案了,我相信一场结婚旅行是最简便节俭与合理的了,更重要的,这比宴请宾客更容易使双方当事人愉悦。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婚礼就是给我们仪式感的东西。
结婚仪式只是两个人的仪式,它所给予的仪式感也仅限于两个人:新郎与新娘。两个人牵手一段时间,能决定相伴一生,何其有缘,婚礼是我们确认对的人的仪式,应该是和着幸福愉悦与感激的仪式。
在我看来,简便节俭合理,这些都不重要,能够让两位主角感到幸福愉悦,这才应该是结婚仪式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