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微信公众号“Mo生活志”刊登的两篇文章:《日剧为什么好看》以及《看日本爱情片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声明:我和此微信公众号无任何利益瓜葛,文章末尾我会给出链接以供阅读),里面列举了几部日本影视作品《重版出来》《校对女孩和河野悦子》《半泽直树》等,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爱情戏份极少。
其实日本影视作品大多更关注的是自身的成长与蜕变。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事情以及伤痛,通过特他人不断接触,看了他人的人生之后,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感悟,最终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以我最喜欢的《红鱂鱼》为例吧,我挑了一个翻译的最好的版本。
八十年代中期的日本处于泡沫经济初期,红白机大热,时逢东京迪士尼乐园刚开业伞蜥蜴横行的时代。(伞蜥蜴最初在三菱汽车的广告里出现过,因其滑稽的行走方式在日本大热) 当时的日本人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对漫才的狂热追求。(漫才是日本一种站台形式的喜剧表演,类似于中国的相声表演,但两者有相当大的区别)
正值花季年龄的佐木信行在初中艺术鉴赏大会上与著名落语表演家立川谈志相遇。信行不是一个追赶潮流的人,并且也鄙视被潮流牵着鼻子走的同学。
亲眼见到立川流派的落语表演之后,信行一心决定要成为一名落语家,于是拿着芝士蛋糕前来拜师学艺。
师父询问信行前来的目的之后并没有做出任何答复,只是问道:“还没吃饭吧?那你有口福了。”
咖喱就是这种东西--想吃的时候就吃,并且什么东西都能煮在一起。
看着味道很怪异,不料却意外的好吃。饭桌上师父问到信行的学业该怎么办以及之后的计划。
当父亲对信行的未来表示担忧建议他高中毕业后在去学习落语时,信行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想马上成为落语家!”说到这里,正确的“落语家”的定义是什么呢?立川谈志给出了答案。
注:忠臣藏是文乐,歌舞技艺等艺术作品中以江户时代轰动一时的“赤穗事件”为故事原型的作品,讲述了浅野长矩早熟戏弄不堪忍受屈辱切腹自尽,浅野47家臣为了替主公报仇密谋杀死吉良,最后所有人都切腹自尽的故事。(另外2016年日本当红小花旦武井咲也主演了该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忠臣藏之恋》虽然把原著改的面目前非)
立川流派的规定是不招收“内弟子”(住在师父家进行修行的弟子),并且像师父缴纳学费,并得到家人的经济支持,所以信行谎称自己爸妈去世了,兼职送报纸的零工以缴纳学费。
立川谈志在广告单的背面写下了“立川谈春”四个字,这就是信行的艺名了,从此大名鼎鼎的“立川谈春”就此诞生。
边打零工边学习的想法师父虽然同意了,但是私下断言 信行是不会坚持到底的,最多撑到三个月。
立川谈志是一个有智慧的师父,虽然嘴上不停地说“师父是师父,徒弟是徒弟,作为师父我为什么要为笨蛋徒弟犯下的错误负责?你不要混为一谈啊,蠢货!”
小心眼儿,尖酸刻薄,脾气暴躁,时不时就会暴走的他,内心其实很很细腻,很关爱自己的弟子。
在训斥弟子时,看似不经意间的话语也教化了徒弟, 传达的也是落语艺术的的真谛。
一日,谈春担心自己的感冒会传染给师父一次拒绝了师父的教学,这一举动惹毛了师父,并让他去建筑工地的菜市场去工作一年。
艺术道路失意的他听说自己的师弟志乐并没有像自己一样去工地工作因此觉得师父这样安排很不公平,内心产生嫉妒的他打算前去找师父理论,但是却意外的被“打醒了”。
[嫉妒]究竟为何物?
心有不甘的谈春走在路上,不断的回响着这些话语。
这些日本影视作品中都会出现一个“导师”的角色,在关键时刻点醒主人公,不是生活太困难,也不是生活太困苦,一切只源于-----你不懂生活。
让我们不嫉妒他人是很难做到的。
当看到别人过得比我们好,拥有了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是,会有一种极度的不平衡感,你要问我怎么办?
以我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了!
这不是消极的做法,我所说的“认了”就是要看清事实的真相:看到他人的优点,然后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自己的成长上面。
因为不管别人是否会变好变坏,这都与你无关了。
注意力全在自己的成长上,内心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也不会有面对现实的落差感。
认真做事情时就会产生“心流”(Flow),Flow just is flow. 当自己专注于做一件事时就是进入了心流状态,想想你平时看电视时候的样子,别人说话你都听不到。
经过多年的历练,谈春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来不向人低头的立川谈志向大家“低头”,请大家多多照顾自己的四个爱徒。
成为二目的立川谈春多年后举办了自己的个演专场,面对台下的夸赞自己的师父.....
(注:落语家身份为见习,前座,二目和真打;经历过见习或前座这种给人做苦力打杂的修行时期,才能晋升为二目成为一个获得认可的落语家)
很多人将这部影视作品贴上了“励志”的标签,其实分析这部电影的文章和微信公众号也有很多,但是它只是一条鱼,为何给它按上屌丝逆袭的“鸡血”故事?
我想要说的恰恰是与他们相反的观点:
鸡汤有毒,
红鱂鱼永远都是红鱂鱼,也不会变成金鱼。
我们都是被甩出去的98%的不求上进的普通大众,很难突破自己的阶级成为2%的精英。
普通大众是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与能力的,如果你让大众评判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那会变成什么,用和菜头的话来说“那会变成《论搞定长腿欧巴的7个秘诀》《研究明星离婚学》”。
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去打磨自己即使是一条红鱂鱼,我们也要努力吸收养份去成长。在这之前要认清楚:
“成功的道路上从来不拥挤,因为努力的不多”
大多数人只是对着自己的梦想意淫而已,只是想想,并没有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我们都爱听屌丝逆袭的故事,事实上阶级与阶级之间是固化的。
中国没有出现社会分层,但是出现了财富分层,大批新兴中产阶级的兴起。
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整个社会的分层正在扩大。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不换思想就换人的时代”。
美国女作家芭芭拉曾在自己的书中说道:“贫穷也是一种专制。”
人们平庸,贫穷并不是因为钱不够,而是被自己的认知牢牢地锁在自己的阶层里。
把事情做到50分老师教学和自己的经验就能做到;那事情做到90分则需要自己的努力和独立思考;如果再往90分以上,那就到达了一种艺术层面了。而我们大部分人只是做到90分就差不多了。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就会成功。”
不管是日本的“工匠精神”,还是欧洲的“匠人精神”,都是把自己的该做的事情做到极致。立川谈春也和少数人一样只求后面的10分。
“即使你看了很多文章,懂得很多道理,你也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事物是怎样的源自于我们内心的力量,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是事物本身决定的,《红鱂鱼》这部电影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视角:看清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看清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我们越来越难突破自己的阶层,也很难突破自己父母的阶层,既然阶级都固化了,那我们希望确实渺茫。
但是你的出身比别人差,你就有理由不努力了吗?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我也要改改往年写文章的毛病,尽量做到尽善尽美,不关注外在的回报,只是像工匠一样打磨自己的作品。
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鸡汤有毒!
鸡汤有毒!
鸡汤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