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释义:季康子问:“仲由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呀,办事果断,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端木赐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呀,通情达理,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可以参与政事吗?”孔子说:“冉求呀,多才多艺,参与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感悟: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是非常骄傲的。仲由办事果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在展现这些特点的同时,他们本身的能力已经具备参与政事的要求了。那么具体是那些能力呢?道德品行要过关,为人处世达炼,办事也有逻辑等等一些无法言说,却一定是一个人综合体现的一些性质。最后冉求去做了季氏的家宰,不断为季氏敛财,最后被孔子骂的体无完肤。只能说,人的性格决定命运啊。
6.9 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释义:季氏派人通知闵子骞,让他当季氏采邑费城的长官。闵子骞告诉来人说:“好好地为我推辞掉吧!如果再有人为这事来找我,那我一定逃到汶水那边去了。”
感悟:闵子骞是德行科的贤者,对于做官的态度和老子是一致的,做官污染自己的心灵,不同于孔子和他的学生希望一身才华得以施展,他是逃离官长,志向做一个闲散之人。人的一生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学习只是通向无数未来的一个工具,只要学好了本领,未来无限可能。
6.10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释义:冉伯牛病了,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里握着他的手,说道;“没有办法,真是命呀!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呀!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呀!”
感悟:孔子对这自己学生冉耕的死亡是非常痛惜的,一个学生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十分不忍,生死由命,没有办法啊,自己只能不断痛呼,这样品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啊,怎么会这样啊。
6.11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释义:孔子说:“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用一个竹筐盛饭,用一只瓢喝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能照样快活。真是个大贤人啊,颜回!”
感悟:这句话是孔颜之乐的由来,究竟孔子和颜回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乐趣呢?我赞同樊登老师的观点,大搞就是求学,探索未知的乐趣吧。外在物质并不是他们快乐的源泉,即便生活在贫民区的颜回,没有华贵的物品,没有豪华的宅子,别人都看不过去的贫穷并不在他们的心里,能去探索知识的快乐,活在当下的快乐中,这样的人只有颜回,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贤人。对我的启示是,人生追求的就是金钱吗?似乎,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挣钱养家,安度一生。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似乎学习就是为了生活,学习没有快乐,没有乐趣,没有孔子追求的快乐,但细细的思考,学习过程难道真的没有快乐的事情吗?解开一道数学题的满足,了解到世间万物的规律还不够快乐吗?那么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学到一些人生哲理的时候难道也不快乐吗?所以,是时候改变学习只为学习结果的功利想法了,我们该享受的是学习过程,解惑的满足,未知的探索乐趣。
6.12 原文: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释义: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我力量不够。”孔子说:“如真的力量不够,你会半途而废。如今你却画地为牢,不肯前进。”
感悟:力不足该怎么理解呢?是能力不足还是毅力不足?其实不是,是认知不足罢了。因为认知有限,只看到眼前的困难,用困难为自己原地画了一个牢笼,不断在里面呐喊,自己没有力量,没办法走出囚笼,不断怨天尤人。其实,孔子说你如果真的力量不足,是走到一半,才会力竭。而很多人连开始都没有,就望难生畏,不断暗示自己,圈禁自己,最终倒在起跑线上。所以,人最应该做的不是在预估到难度以后,果断放弃,而是预计遇到那些苦难,试着走出一步,看一步,找到突围的方法,直走不行,那就横着走。不断尝试了,才知道自己的力量究竟到了哪一步。
6.13 原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
❤️释义: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个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感悟:君子儒和小人儒在孔子的时候是两个职业,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君子儒的所作所为是有道德品行支撑的,是有高远的志向和认知水平的,而小人儒则困于生计,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奔波劳碌。所以,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人生应该有更高的理想,头要昂起来看到更远,不是低下头只能看到脚底的脚印。
6.14 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释义:子游担任武城地方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优秀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说:“有个名叫澹台灭明的人,行路时不抄小道,不是公事,从不到我家里来。”
感悟:澹台灭明是一个人的名字,有个小故事留下了一句:请容小僧伸伸脚的典故,就是说连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都分不清楚,就不要在这里浪费自己的时间,还是好好学习吧。而澹台灭明是个直人,他走路从不抄小道,只走大道,而不为了公事,是不会去上司那里恭维,拉关系的。从这些小事就能看出不做什么才是最体现一个人本质的。对我的启示是,不抄小径,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个不引人注意的品德表现,我们看到很多人一起做一些事,就忍不住跟上,产生群体效应,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判断,而不做这件事,就能看出一个人在逻辑、判断和执行力上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