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伤寒论学习,这条条文张仲景给我们呈现一个胆战心惊的临床故事,说不定,哪天你就这样犯错。
之前学了标准的太阳病以及具体的分型和治疗。然后到太阳病被治坏的病的治疗。张仲景告诉我们,总而言之,一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一本伤寒论就这样讲完了,领不领悟,看个人造化了!大多数师傅其实都是这样的,点到为止,教给你方法,自己去悟、自己去实践!
但是,仲景祖师爷他不是这样子的,他怕你不懂,怕你用错!后面他反反复复跟你举例说明,反复强调。
这不今天学到的这条条文,他又教如何治疗跟之前标准相似的病症。因为相似啊,所以很容易误诊误治,特别是许多学艺不精的同学,但又神经大条,自以为是。把人治坏了都不知道。
张圣人又跳出来,教你如何挽救,擦屁股。
原文:
28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于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味甘平) 干姜二两(炮,味辛热)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浸)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芒硝半斤(味咸苦,大寒)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 干姜一两半(味辛热)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辛,大热)
右三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二羊笔记:
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诶,来一个病人是这样的,有脉浮啊,还恶寒,还自汗出。这不是太阳病的中风证嘛。直接给桂枝汤,不就行了嘛,好了,桂枝汤一喝、按桂枝汤用法:喝粥、盖被子,捂出了一身汗。诶,病人没好转,反而手脚冰凉,还出现咽喉很干,烦躁、呕吐。坏了,明明对症的呀?怎么喝药下去反而加重变坏了呢?这会要是家属在,非得找亲戚来围攻医院不可。你TM的怎么做医生的啊,什么庸医,一喝你的药,我就一个个小小的感冒,走着进来的,现在都躺着了,都快晕过去了。有你这么治病的吗?
医生这会吓坏了,叫来了上级医师,再细细询问,原来患者之前还有,小便数,心烦,脚挛急。这些症状。没有综合考虑进来,看见桂枝汤证就以为可以用桂枝汤。
上级医师指示,先给他喝甘草干姜汤,一剂药下去,到夜晚的时候,患者的手脚都变暖和了,再给他喝一剂芍药甘草汤,挛缩的脚也慢慢伸开了。
还好有上级医师及时挽救过来。要不会更严重的,患者会烦躁、说胡话、那个时候就得用调胃承气汤方。再有严重的,遇到庸医,看到手脚冷了,患者恶寒也更厉害了,还以为是太阳表证,继续发汗啊。又是火针,的乱搞一通。。
最后,或者被整的四肢更加冰凉了,这是医圣说的少阴病啊,都四肢厥逆冷了。这是分分钟钟要人命的节奏啊。赶快喝四逆汤来救逆回阳。
火神派的这个时候大大出手了,四逆汤,大量附子,一剂下去,患者活过来了,回过神来。
这就是上面条文中,张仲景圣人告诉我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在现当今的临床都经常能见到,但是未必都好彩,每次都遇到张圣人显灵,许多人都进icu了,没机会的直接over。为新闻界贡献“一个感冒被庸医治死“的头条新闻。
2、之前学习的条文中,张仲景反复强调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但是临床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呼吸科的大夫,一年到头基本是治疗感冒到咳嗽。一看到脉浮、恶寒、汗出,这么典型的症状,肯定是太阳中风表证。越看越象。这叫什么,叫选择性忽略。只要你头脑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就越容易被这个观念所遮蔽双眼。
与之相关的全部加进来,无关的,下意识的忽略掉。临床看病就几分钟,很容出现这样的事
特别是有经验的。越有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经验嘛,脉浮。恶寒、汗出,桂枝汤。绝对没错
今天话啰嗦了一点,其实这是张仲景圣人在反复举例,用活生生的临床案例告诉我们,要小心,要辩证,任何脉症都是辩证的依据。
3、总结,今天条文中的四个方子,先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使得患者“手足当温”后再用“芍药甘草汤”使挛缩的脚伸开。
如果有讲胡话(谵语)的,这是胃气不和,用调味承气汤。
如果四肢手脚冰凉厉害的,用四逆汤,附子最好用生的。
------------------------------------------
二羊伤寒论笔记,每日一篇。
学习原文、归纳原文,不强求解释,不猜测为什么?我只试图提取原文意思和要点,看看伤寒论到底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