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回老家,到大伯父家看望他们。见大伯父和大伯母仍是老两口在一起居住,相互照顾生活起居,心中酸酸的,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感觉。
大伯父今年84周岁,身体还算可以,头脑也算清醒。大伯母83周岁,前年大腿骨折,去年脊柱损伤,治疗后可以行走。中间又脑梗了一次,脑子稍微有点糊涂,需要有人照顾。
大伯父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60出头了,两口子在村里开超市,做了一辈子的生意,不过,前两年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二儿子58岁,在镇卫生院当医生,二儿媳妇是她自己两个儿子的全职保姆,一天到晚围着三个孙女转;三儿子54岁,随他自己的儿子在深圳做生意,一年到头电话联系多,见面少;四儿子50岁,两口子是公职人员,人身不是太自由;女儿56岁,女婿是村医,女儿在家给丈夫帮忙。
但是,从大伯母腿摔骨折以后,大多数的时间,是大伯父的女儿在照顾二老的生活起居,真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啊!但在我们临走时听说,大儿子新房马上盖好,盖好后要让二老随他们居住,请钟点工给几个人做饭洗衣,这倒是个好消息啊!
不光是大伯父,大伯母是这样情况,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呈现出几种现象。
第一种是老两口身体都好,生活完全自理,两人相依相伴,不随同任何一个儿女居住。至到最后一个无疾而终,另一个才由儿女养老送终。
第二种是老人分开随儿女居住。为了公平起见,若有两个儿子,那两位老人呢,一个就随大儿子一起生活,一个随二儿子一起生活,由儿子按分工养老送终。
第三种现象,住敬老院。有些老人被儿女送到敬老院,费用有几个儿女共同分担。
其实,我还是赞成随儿女居住。农村有句老话:养儿养女为防老。人都有老的时候,也正是儿女尽孝的时候。
可以让老人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利于长寿。“金窝银窝赶不上自己的穷窝”,一家人亲亲热热在一起。每天陪老人说说话,也可随时观察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老人的心情是平静祥和的,怎能不长寿呢?
可以让老人有归属感,晚年生活得更幸福。人是越老越恋家,不愿意更换生活环境。有多少老人被城里的儿女接去居住,但是适应不了城里的生活环境,最后还是回到养育自己一辈子的黄土地上生活,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啊!
有利于家风传承,弘扬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小时候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儿媳妇嫌弃年老的婆婆,于是让丈夫把婆婆拉到山里抛弃。他们的儿子很生气,他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奶奶。于是心生一计,把拉奶奶上山的物件拿回来了,在妈妈面前晃着说,让妈妈把这个物件保存好,将来妈妈老了,也要用这个物件把妈妈拉出去抛弃。妈妈听了顿时醒悟,赶紧让丈夫把婆婆接回了家,以后对婆婆可孝顺了。看,家风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故事可以说教育了很多人,缓和了很多婆媳关系。
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老龄化社会在加剧,但中国的良好家风不能丢,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