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属于商业类图书的《人人时代》,具有“输入需要一星期,输出只需一节课”的特点。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内容的话,就是从多方面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工具的普及给群体的形成、群体的扩大、群体在利益相关事件面前的反应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全书侧重讲社会化媒体对社会发展的利,而关于弊端,算得上一笔带过。
读罢全书,作为一个对社会化媒体只知皮毛的蠢学生,可以说是长了很多知识。作者通过大量实验和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理解起来也不至于很吃力。
接下来是我,分章节来梳理出来的重点(用我觉得更好理解的表达方式,通俗介绍一下)以及部分我自己的思考。(表达的不是很好,但自己觉得算得上干货满满了。)
第一章 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讲述了2006年时纽约一男子丢失手机后,捡到手机的人不愿归还,而通过网上发布新闻和建立bbs交流平台,引起社会对该事件的关注从而由下至上让警察有效地参与进来,最终找到手机的事例。一旦一个群体形成,想要在控制他们就不那么简单了。
社交能力是我们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几乎每一个层面都以原因和结果的双重面出现。社会不仅仅是个体成员的产物,也是群体构成的产物,个人与群体的集中关系群体内部个人的集合关系以及群体间的集合关系共同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新技术是的新式群体的形成成为可能。
第二章分享:创造新群体的基点。
这一章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化工具的普及使共享、合作、集体行为发生的成本下降了,操作难度也下降了。(这观点算是贯穿全书的主要论点了,可以说是总领全书的作用。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展开叙述了共享/合作/集体行为的发生具体有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些行为的成本和操作难度下降背后的逻辑。)
首先,群体是具有复杂性的,群体绝非等于一个又一个个体的相加。当群体的规模扩大时,群体的复杂性也会相应增加。群体的复杂具体体现在:个体意见难以统一;组织成本高且组织困难;寻找群体存在难度。
上述群体的复杂性,易造成“机构困境”。“机构困境”指的是:机构的规模越大,需要协调机构运作花费的成本也就越高。当管理机构成员的成本要高于个体对机构的价值是,机构的发展也就会陷入困境之中。
社会化工具运作的模式有利于化解机构困境。社会化工具给用户提供了输出信息和创造自己价值的平台,却减少了管理和协调这些输出的成本。
传统的群体里,通常存在“先集中,后分享”的模式,而当下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让用户以共享为基点,积聚在一起,“在分享,后集中”。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社会化媒体更具备以下特点:
1、社会化媒体的信息更具及时的特点。(突发事件面前,传统媒体到达事发现场的流程和时间和社会化工具上用户直接上传事故现场之间的差别)
2.社会化媒体的受众群体更小众也更精准。(用户根据自己感兴趣的tag选择性上传和选择性浏览)
3.社会化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起到更广泛的作用(比如某个灾难性事件面前,及时传递现场的信息可以给救援一共一些帮助)
4.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历史比传统媒体要短得多,而且社会化工具具有广泛业余化的特点。这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受到的管理和限制要少一些。(并非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在传统媒体上见到,但社会化媒体能呈现的新闻)
第三章 人人都是自媒体。
在本章节中,作者的思路大致如下图:
传统媒体从业者容易混淆“有新闻价值的事件”vs“媒体有义务报道的事件”。打个比方,我们也许并不会去关注哪国的领导人在庆祝生日,但我们可能更会去关心一些贴近我们生活的、容易探讨的需要反思的社会性问题。
作者认为,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和自媒体之间,在传递信息、出版新闻的能力上的差别也并非是断层的,而是“一个缓坡”
由于社会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社会化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技术的产生要有适合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它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媒体的稀缺性不复存在,传媒行业大规模的业余化了,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
社会化工具的出现,创造了新的生态系统,而非为传统媒体引入了一个“竞争对手”。
第四章 先出版,在过滤,崭新的游戏规则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体一般可以分为:
1、广播媒体:单向的信息传递(广播,电视、杂志报刊,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
2、通信媒体:双向的互动与交流(电话、传真重在1v1的交流,有互动的)
互联网时代,社会化工具使得上述的分类不再适用了。这一阶段的媒体变革使得对称参与(互动)和业余生产(广播)相结合了。
1.用户生产内容出现(ugc)
(1)互动局限在自己的社交圈,无受众群体科研(2)互动性和交流性比较强。
2.从用户生产内容中分离出来的相对比较高质量的专业生产内容出现(pgc)
(1)交互性受到牵制(2)关注的用户多,广播效果好。
网络实现了将“广播”功能与互动性结合的技术,但互动水平和自媒体本身的受众规模之间存在相互牵制的关系。一个影响力比较大的IP,很难做到和关注他的用户进行1v1互动。
传统媒体先过滤,后出版。在印刷出版之前,就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而信息时代,发布内容的成本已经瓦解,发布信息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但过滤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却成了一件很难做的事。出版在先,过滤在后。互联网时代,信息大爆炸,有价值的并非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这一章节中,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很值得注意的,就是虽然说我们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都是公开的,但这些公开出版的信息,并非是有受众群体可言的,对我们这些普通用户而言,社交媒体还是我们巩固和补充现实世界社交圈的一部分,重在互动,而非广播作用。(绝大多数的自媒体影响力不足,属于幂律分布中的长尾部分)
第五章 当个性化动机遇上协同生产
在这一章节当中,作者以wikipedia为例,说明了互联网环境下协同生产模式的运作。说明了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使陌生人之间的互惠互利成为了可能。
1.what is wikipedia?
基于互联网,由用户自己可以修改内容的开放的百科全书平台。
比起传统的百科全书,wikipedia更加能够跟着时代脚步改进,知识库的词条数目也会不断扩大。
2.wikipedia的特点
(1)用户既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成为词条的贡献者(角色可以转换)
(2)抛砖引玉的效应。比如说,有人创建了一个只有一句话的词条,只是很通俗简单的叙述了某个专业名词,但人们可以不断丰富这个词条,让他越来越科学、与时俱进。(人们更愿意去完善已经被打好树桩的事儿,而非从头开始做一件事)
(3)自发的劳动分工。修改词条的用户不一定是专家,他们有的建立了新词条,有的完善词条,有的负责修改校正错误的字符,有的则可以让抽象的语言说的更能让人理解......
3.人们为什么愿意为wikipedia做贡献
(1)用户可以在编辑词条的同时,收获到对自己大脑的锻炼(输出知识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比如说我现在正在码这份笔记也是在整理我看书的时候学到的一些点),满足用户的虚荣心,在词条上留下自己“到此一游”的痕迹。
(2)人脑中有某些部分愿意去做不明智但是对社会来说是有意义的事情。当很多用户都在关系wikipedia的词条,都在不断更新和校正的时候,那些想要破坏的人所播撒的恶意也会变得没有成就感(因为很快就会被其他用户更正回来)
4.wikipedia的自我保护机制(对有误/恶意信息的过滤)
wikipedia采用的是先出版后过滤的机制,这也难免会遭到一些恶意破坏wiki这个社区秩序的用户。
一方面,和第三点中我概括的一样,在遭到少数人破坏后,社区中多数的原意维护社会秩序的用户会出来进行更新。
另一方面,在社会环境被破坏的时候,社会化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还特地提到了“幂律分布”在社会性互动上的体现。在wikipedia上为某一词条做贡献的人可能有上百个,词条也可能被修改过上千次,但真正起到建设性作用的用户仅有一二,且他们修改的次数是最多的,多数用户只做过一次修改,出于幂律分布的长尾段。
第六章 集体行动的社会变革
这一章节主要阐述的是社会化媒体打破了信息的地方局限性和集体性反应所需要面对的壁垒。
第一个方面,打破了信息的地方局限性。互联网让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因此信息的受众规模扩大了,地方上的局限性也因为网络传播被打破
第二个方面,打破集体性反应所需要面对的壁垒。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和自己看法与观点相似的人,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也保证了集体行动的组织更高效。从而改变了公众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反应的力度、范围和持续时间。
在营销人和广告人常说的“病毒式传播/口碑营销”中,受众接收到信息的可能性、受众与潜在受众之间联系的可能性、受众人群的总规模三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因素的值有所上升,传播内容的影响力就会大大增加。
而社会化工具的应用,就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更加紧密了。这样一来受众规模也扩大了,信息的影响力也上升。同时,在一些我们普通人关注的事件面前,大家把自己的观点结合起来,态度表达出来,引起社会的关注,有关部门也会出于群体性压力给出回应,做出公关。(比如说,上海某高校由于没有安装空调,学生普遍觉得太热了条件不好,去知乎上提问,在微博、公众号上指出学校不提供空调宿舍不利于学生身心等合理的诉求,让学校面对这些网上的信息,不得不承诺安装空调。)
第七章 从更快的速度到更快的行动
这一章节延续了前一章节中对集体行为的探究,主要讲述了社会化工具使群体的行动速度加快了,影响力扩大了,且群体行为的爆发也比以前更难预料了。
首先,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利用,有较高积极性的人可以劝说积极性不高的人群参与到自己的组织说来,增强一起行动的动机。
这一章节中,作者还通过几起群体性事件,对“即时通讯工具”在集体行为中所起到的及时联络,临时组织等作用进行阐述。说到im使群体在聚集以后,组织行动的过程变得更加便捷,同时由于这届技术的支持,用户可以临时开展活动,所以群体性事件发生也更难预测。(网络集聚群众开展罢工,政府很难在事先得知并把事件遏制在摇篮里。)
除此之外,即时通讯工具还能够在群体行为过程中进行实时协调。一方面,当组织中的成员遇到麻烦时,其他成员可以相互通知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组织可以将行动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共享和传播。
第八章 社会性困境的解决之道
这一章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有利于产生更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
作者还在这章节里提出:互联网并非单独的cyberspace,而是增补了现实世界的生活,嵌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之中。
以meet为例
当用户足够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用户按照“相似性”(affinity)和“临近性”(proximity)进行分类
当一个群体的偏好越小众是,这些寻找到彼此的人,关系也会更加牢靠。
群体的聚集更容易了,但是拆散一个群体比以往更加困难了。所以当动机不佳的群体形成之后,对群体成员的危害以及对社会的不利影响也很难拍出。(恐怖组织/节食组织/邪教/传销…)
第九章 亲爱的小世界
小世界网络如下图
小世界网络当中:小型群体内拥有密切的联系,大型网络之间是稀松连结起来的。小世界网络对信息也能起到过滤和加强的作用(比如你的社交圈都在关注同一个事件,你了解到这个事件相关的信息的概率也就越大)
社会化媒体具有同时扩大和依赖小世界的特征。一方面,使小型网络内部的成员交流更紧密,另一方面增加了不同的小群体之间联系的可能性。
社交软件没有介绍我们和可能认识的人认识,而是给了我们机会去主动接触那些人并介绍自己。
在上一章节中作者所提及的社会资本,可以分为结合型资本和桥接型资本,前者是同质群体内部信任的加深(具有排他性),而后者,是指相异群体之间的联系加强。
作者还认为,具有结构性漏洞的人会比一直生活在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更具有创造力。结构性漏洞指的是那些朋友的圈子很广,认识很多不同的类别好友的人。
第十章 开源运动,没有代价的失败
首先,作者以meetup网站为例,说明meetup的社群建立,是用户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出于商业上的分析。meetup只是给用户提供了平台,而兴趣小组的建立和小腿是用户行为的副产品。在这样的模式当中,试错陈本有着更高的价值和更低的成本。(运营者不需要去研究市场,分析什么样的社群更受欢迎,而是通过用户自主建立的方式,来看什么样的群体更有吸引力,什么样的群体具有长尾市场)
作者又以Linux为例,通过开源运动的成功与失败来说明了,绝大多数的开源运动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只有少数(幂律分布的道理)最后成功了,但是开源运动的失败是很低成本的。失败的成本降低了,人们也更愿意去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还提到了“适应度景观”一词。适应度景观指的是,对于任何问题和目标,都有大面积的可能性,但是只有少数的又价值的地点等待着发现。开源运动对失败的宽容,让人们更能够为发现和建设有价值的改进而寻找可能性。
主要point:
1、信息共享、降低了开源运动的是错成本但是没有降低其失败的可能性
2、开源运动以及与他相似的协同合作形式,由于较低的失败/试错代价,更有被探索到又价值成就的可能性。(”群众的智慧“而容易灵光一现)
第十一章 承诺工具与协议的成功融合
这一章中作者认为社会化工具的成功运用,需要以下三点
1.值得信赖的承诺(为什么用户要使用、使用该社会化工具有什么好处?)
对于社会化工具而言,他们的受众不是个人,而是群体。因此需要通过承诺,来说服多个个人加入其中。可以从某些小的群体开始,让这一部分人先在社会化工具上收获价值,而后拓展受众。(例如livejournal最初的用户基本是高中生群体......)
2.一个有效的工具
对于不一样的群体,需要使用不一样的社会化工具。工具需要与他们所支持的群体互动模式相关。小型群体,更加注重群体之间密切的联系和互动,而大型群体则更适合从事一些工作来发挥“群众的智慧”(比如之前提及的Linux和wiki的例子)
3.用户认同的协议(用户通过使用该工具,能得到什么?期间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
所有群体都逃不开“社会化困境”,群体价值的创造离不开对群体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