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四十多岁女性,因孩子整天沉迷游戏来沟通。在高考那天,个案把孩子送进考场后,孩子偷跑出来去网吧玩游戏,她又生气又无奈没办法,找到孩子后,孩子还跟她顶撞,个案又生气没办法,说又说不得,然后,一个人走到高架桥上,觉得活着没意思,有了想跳下去的冲动,但想到还有父母孩子要养,才放下轻生念头。
再沟通第二遍时,个案明显开始昏沉,我也被触动了,跟个案一起昏沉,好不容易清醒过来,个案还在昏沉,而且一到个案跟孩子起冲突的时间点,个案就昏沉,清醒过来后,回到更早之前,个案想到一天晚上,收到孩子老师的微信,说孩子作业没交,她很生气,质问孩子,孩子一开始还欺骗她,她拿出老师发的微信,才让孩子承认,然后个案就盯着孩子不情不愿的做作业,内心又生气又没办法,感到无奈又无助,又开始昏沉,这个事件我带了三遍,都是在感到无奈时明显昏沉,我耐心陪伴个案,在个案昏沉时,我也用心对个案说再重复,这个时候,我突然被自己感动到了,第一次在个案昏沉时我流泪,我想到菩萨度众生就是这样的,感到自己就是菩萨。
从两个事件中,我发现个案每次在面对跟孩子的冲突时,感到无奈又无助时,会明显昏沉,所以我判断这种无奈又无助的感觉是有事件的,下指令:这种无奈又无助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个案说从小就有,一直是这样,我继续坚持:找出具体事件,个案一开始很头脑的说从胎儿期就有,但感觉像编的,我说:那找出你有记忆的事件。个案说两岁的时候,自己走丢了,找不到家,最后被邻居阿姨碰到才带回家。我引导个案具体经历这个事件,个案说一天中午,她不听父母的话,不睡午觉,去上村里的公共厕所,出来后蒙了,不知道该怎么回家,走啊走啊,一直找不到家,这时候个案又开始昏沉,醒了又感到心里很烦躁很憋屈,这里又是昏沉,带完整后,我再引导个案去看,在她失踪的两个小时内,她的父母怎么了?个案说父亲到处找她,母亲在家里祈祷,当个案讲到父亲找她时,又开始昏沉,最后终于清醒过来,我问这件事之后父母是如果对她的?个案说父母把她管的死死的,哪儿也不让去,特别是妈妈,她从小就很反感妈妈管她,我说,那从你小时候跟妈妈的经历回看你跟儿子的关系,你看到什么?个案领悟到,儿子就是小时候的她,现在的她就是以前的妈妈,光中对话跟父母化解后,再跟儿子对话,个案跟儿子忏悔,理解到儿子不想被管被束缚。
从这个案例中,我领悟到,因果不虚,个案小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创化了走丢事件,然后父母对她过度保护,约束了她,她对抗父母,长大后,孩子也对抗她,让她体验到父母的感受,所以只有跟父母真心忏悔,并同理到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讨厌被管控,她的孩子自然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