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每学期分一次班,三年带下来,几乎把这届的学生教了一遍,也有一部分学生从教到不教再到教,有些孩子的变化着实让我吃惊。
二班的一个小冯,八年级上学期教过她一学期,上课规规矩矩,听课认认真真,给我的印象就是腼腆不爱说话懂事,成绩也是中等偏上。八下我和她没有交集,这学期我再次成了她的语文老师,我以为她还是那个内向的女孩子。三个月相处下来,她的变化让我瞠目结舌。上课一个字也不听,和同桌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晚自习直接放飞自我,吃东西、说话,脸皮厚到让我无语。是什么导致了她的迅速滑坡呢?是八下分出两个实验班后的环境影响,还是这才是她的本来面目?我不得而知。
小吕,我们俩的缘分还挺深,他是为数不多的我带了三年的学生。七年级时他还是我的历史课代表,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笔记作业都写得一丝不苟,让背的课文和知识点也能背个七七八八,成绩也属于中等偏上。都说八年级是分水岭、照妖镜,很多学生的叛逆、极端就从八年级开始,说也说不得、管也管不住。八年级一年,小吕的上课状态明显下滑,分出实验班后,整个班里毫无学习氛围,周围围着一群说话睡觉骂人打闹的同学,想出淤泥而不染真是太难了,但融入其中却是不费吹灰之力。现在的小吕上课连课本都懒得翻,嘴巴也懒得张,让背不背,让写不写,除了还能保证上课纪律外,和我对他的最初印象已经判若两人。
小刘,七年级教她一年,人长得白白净净,大大方方,不爱说话,恬静温婉,字也是一笔一划。虽然成绩不算突出,但也能及格,大多数时候语文还能考八十多分。八年级我没有教她,这学期我俩再次相遇。小刘上课的状态就是毫无状态,基本都在睡觉,喊不醒那种。让背的古诗文基本不背,只有在我逼得紧了时,才背上两首。今天课堂上问到“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用了什么修辞?只有小刘一个人说出了“互文”两个字?说实话,她背东西背得很快,也有不错的底子,至于为什么每天这么瞌睡,我就不得而知了。问了她晚上睡觉的时间,八九个小时,也不少啊,但就是瞌睡!
像他们三个这样变化巨大的孩子班上还有不少,从七年级的稚嫩乖巧到八年级的叛逆滑坡,再到九年级的不学无术,我想,一个人的改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了,但最大的诱因还是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旦陷入身边的污泥之中,想干净地抽身出来,是很难的,更何况他们乐在其中,并不想抽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