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荣枯鉴》,卷一圆通里面有句话是“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不知道怎么理解? 这句话给的译文是“道理的阻碍与畅通,顺应变化的人是不会关心这些的”。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春秋时期,自第一代霸主齐桓公死后,霸主地位成为各国争夺的香馍馍。宋襄公一直追随齐桓公,在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齐桓公所立的太子公子昭跑到宋国请宋襄公为他做主时,宋襄公就自认为接替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机会来了。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卫、曹、邾组成的四国联军送公子昭回国继位,因为齐国几大集团在相互争斗中实力消耗殆尽,所以公子昭顺利当上了国君。自认为安定齐国有功的宋襄公以霸主自居,然而却没有什么国家理他,于是他想效法齐桓公举行会盟,以共同辅佐周王室为号召,确定自己的霸主地位。其实这时候的宋国也就是一个二流的小国,南方实力强劲的楚国对霸主地位虎视眈眈,岂能容忍一个二流小国如此作妖。于是公元前639年,楚、陈、蔡、许、曹、郑等国会盟于盂,今河南睢县一带,会盟时,楚国暗藏甲兵忽然发难,宋襄公却毫无防备被俘。楚军挟持着宋襄公进攻宋的都城,企图一举灭宋,但在宋国军民的抗击下,楚军无功而返。这时宋襄公已经无利用价值(宋襄公挺惨的一国君)便被楚国释放了,但他奈何不了实力强劲的楚国,于是迁怒于与楚国交好的郑国。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与大司马公孙固的反对,出兵伐郑,楚成王决定干预,于是出兵攻宋,宋回师,两军决战于今河南柘(zhe)城西北的泓水一带。楚军实力强于宋军,但宋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当楚军渡河时,大司马公孙固主张半渡而击,宋襄公却认为这是不仁义的事情,眼睁睁看着楚军全部渡过泓水;当楚军开始布阵的时候,大司马公孙固又提出趁楚军立足未稳时进攻,宋襄公仍然不齿这种“不义”之举。终于,楚军准备停当,铺天盖地向宋军杀过来时,宋军势单力孤,一触即溃,宋襄公狼狈逃回都城,不久含恨而死。讲究“仁义”,恪守传统“军礼”信条的宋襄公的霸业,未曾建立就已覆灭,一场“仁义”的战争葬送了一位国君的霸业之梦。
大家可能很好奇,为啥公孙固的建议会被宋襄公认为不仁义呢?我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原来啊,春秋时代战争的规矩是:敌军战车没有摆好,我方不得击鼓进军。必须双方的战车都排列好了,双发才会打招呼“你摆好了没有?”“好啦……”“我开始打啦”“好的”(当然还有更多有趣的规矩,可以看一下春秋战国战争规矩)
为什么开篇我要举这样的一个故事呢?有人说道理只是一具没有血肉的躯壳,在忘我的利益面前,早就荡然无存,所以在利益面前,是不是意味着不管我做这件事是不是符合道理,只要对我有利,我就要去争取? 毕竟“名利无咎,逐之非罪,过乃人也”,只要不伤天害理,不违法乱纪,也没什么关系。楚宋这场战争,仔细分析一下来龙去脉,宋觉得自己很牛逼想称霸,奈何未能掂量清楚自己的实力,被楚给阴了一把,然后心里不服气又不敢正面刚,只能欺负下楚的小弟找找存在感,楚一看于是不乐意了,这打狗还得看主人呢,于是决定为小弟出头,本身宋挑起战争的这个起因就是毫无道理可言,以强凌弱然后遇到强敌又很怂。好不容易占据了个地利吧,宋襄公这个时候又良心发现了,觉得得遵守两军交战的规矩,彰显自己仁义道德,结局就GG了。。。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一方面是觉得这个故事挺有趣,另一方面是为了理解“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的涵义,可不可以解释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也有人说道理这个东西本身,它只负责塑造价值观,不负责教你方法。我其实是个挺排斥别人给我讲鸡汤文的,也就是总是跟我讲大道理,其实道理大家都懂,关键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做啊,我要是知道方法,也不至于每天垂头丧气、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恰巧这段时间,我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每天都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选择、不断地否定、不断地纠结,然后发现怎么又回到了原点?今天觉得你说的都很有道理,明天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其实不管哪个角度来看都没错,因为道理背后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我总是寄希望于从别人身上找到答案,甚至希望直接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为己所用,而不去真正审视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真的特别感谢最近被我频繁骚扰的人们,就不一一附上名单感谢了,好在我已经慢慢梳理出了一些眉目。接着回归正题,“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是不是又可以理解为,顺应变化的人是不会在乎所谓的大道理,只要内心坚定,是不会被外在所左右?
人在困惑的时候,真的需要多读书,我很赞同某位同学的说法“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在历史长河中更是微不足道,能留下姓名的人必有其过人之处;而纵观历史,大大小小的事件总是在重复上演,正因为我们一生很短暂,经历也很有限,那些有过人之处的名人经历,更能够帮助我们弥补空白,开拓视野,实践规律,以史为鉴”(当然原话记不大清了,稍微加工了下)。以上是我最近在看《荣枯鉴》,然后不太理解“道之靡通,易者无虞也”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就发散了一下思维。看书么,不能看了就忘,总归有点思考,所以接下来我会用简书来记录看书过程遇到的问题和思考,可能有些观点会很片面、稚嫩甚至不知所云,毕竟这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有进步,就很好不是么?
By 筱苗淼晓 2020年9月10日 00:00
By the way,《荣枯鉴》的作者是五代时期的宰相冯道,曾担任四朝十君的宰相,历经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拜相20余年,人称官场“不倒翁”。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