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是成熟的唯一标志。

人际关系中应有的态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键字

学 【增韵】受敎传业曰学。学和教学是两个人。现在我们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学,忽视了教学的人。这句话以我为第一视角,能教导我的人,是比我强一个层次。

而 《韵会》因辞,因是之谓也。这是因为。

习 《说文》数飞也。用飞翔对鸟的意义来比喻即将要学习的内容对于你的人生有多么重要,与日后的生活联系多么紧密,是一刻也离不开的。

亦《集韵》甚也。

朋 《疏》同门曰朋。《注》同师曰朋 因为学所以会有同学,把朋定位为同学区别于普通的玩伴,突出了学的作用,是和我同一个水平的阶层。

不知 知【玉篇】识也,觉也。还不懂得,还不晓得,还没认识到。他不知道而我知道,说明他不如我,是在我之下的层次,应该给予他应有的宽容。

君子 《孔子家语》孔子对曰:“君子者也,人之成名也。百姓与名,谓之君子,则是成其亲为君而为其子也。通过学习可以成熟起来,拥有长者风范。

译文

孔子说:“跟比我强的人学以后时时刻刻要用到事,学习的内容重要的像是鸟对飞翔的依赖,能不喜悦吗?有同学自远方而来,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能不快乐吗?能够做到不知者不怪,不是拥有了长者风范吗?”

深度思考

歧义在“时习”和“人不知”,第一“时习”现在的解释是经常复习,我的解释是时时刻刻要用到。就像鸟不能不学飞,人不能不学什么。

歧义在“人不知”现在的解释是别人不认识自己,我的解释是对所犯的错误不知道是个错误,虽然造成了损失,也不去怪罪他。

人际关系应有的态度。“悦“乐”“不慍”都是一种态度,“学”也是一种态度。学是主动为之,是我们自发的态度。对不如我们的人却不能有自发的“教”的态度,不能到哪都主动为人师。

跟谁学?当然是比自己厉害的人。学什么?学以后经常会用的正经事。用一个“学”字囊括了一个层次的人,比我强的人。用一个“朋”字代表了和我水平相当的这个层次,应该和他们愉快的交流。用“不知”代表了不如我的层次,应该宽容的对待他们。

能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作为人来说是最重要的本事。因为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人际关系组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人恰当的行为和态度产生。如何才能正确的做人做事,就是《论语》要论一论的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