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两个月,终于将这套历史学习心得整理完了。
期间不是一直在写,而是陆陆续续的进行创作。说是创作,未免有些夸大其词,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有机压缩”。我从远古记起,直到清朝结束,共写了十六篇,每篇的字数都介于3000~3300字之间。
我深知这些文字远远不够描述浩荡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但我的目的只是大致梳理一下这段时期的历史,不是搞学术,也不是弄研究,纯属兴趣爱好,同时也为了加深记忆。
当翻阅《中国国家地理》一书时,看到重庆历史中关于“钓鱼城保卫战”的介绍后我笑了,因为这段历史我此前整理过。心情就好像在某处看到一美女,之后朝思暮想了好几天,不久又在街头偶遇一样。
此外,以前每看完一段历史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一个小点,了解的比较琐碎,现在则是形成了初步的印象,之后要做的就是不断填充血肉,如同在给一张没有色彩的漫画插页填充颜色。
这些文字中,主要篇幅是按时间顺序梳理历史,虽然我也简单表达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或发表了一些评价,但不一定对,若有机会希望能做进一步的讨论,以便获得一个更准确、更符合实际的答案。
历史的趣味也许就在于,史实就摆在那,而阅读后每个人得出的结论却有可能相差甚远,之后大家再坐在一起讨论,互相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结论的正确。不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最终谁也没能说服谁又能怎样呢,在一步步探寻真相的道路上前行本身就收获了很多欢乐。
文中除了参照傅乐成所写的《中国通史》外,还多次借鉴并引用了《浩荡二千年》(吴晓波著)一书中的内容。相比较而言,前者重在阐述史实,后者发表了很多的观点,我呢则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所以在此表示感谢,正因为有了前人栽种的树,才使后人乘了凉。
读完中国历史,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而是起源于西欧,这也是英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李约瑟提出的难题。
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出在思维方式上。
东方注重“意境”,比较感性,而西方重视“实际”,比较理性。举个例子,谈判桌上,如果要在“体面”和“利益”这二者中作出选择,中国人往往会选择“体面”;而西方人则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就像清朝乾隆年间那样,清廷会因礼仪方面与英国使臣发生激烈争执,但说到底,这些都是虚的,都是面子上的事。在乎面子的清朝人以天朝自居,把西方的科技视为“奇巧淫技”,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信息扁平化的今天,讲求效率、注意实际的西方逻辑似乎更“吃香”,做事时对事不对人的坦诚作法更利于问题的解决,无论在政治事务还是商业竞争等方面都颇获益。而东方的文化,在前进步伐比较慢的社会生活中比较受用,沏壶茶,吟首诗,养只鸟,哼个曲,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下体验人生的真谛。
马安江
2013年3月26日